正文 < 中国名曲欣赏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二胡曲《江河水》
类别:影音娱乐 专题:名歌名曲

黄海怀

[作者简介]

黄海怀 (1935—1967) 二胡演奏家.江西萍乡人.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学会演奏二胡、笛子等乐器.1955 年考入武汉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专修二胡.1958 年毕业,留校任教,曾培养出一批二胡演奏人才.他演奏二胡,音色甜美,运弓流畅,韵味细腻,尤善于表现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乐曲,在1963 年“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获三等奖.他先后创作和改编了《赛马》、《江河水》等二胡独奏曲.在《赛马》一曲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大段落的拨弦技巧,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1967 年,黄海怀不幸病逝于武汉①。

[作品简介]

《江河水》是一首从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它产生于五十年代初期。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中,有一个古老的乐种——“辽宁鼓乐”,它是一种以唢呐为主的鼓吹乐,其中有一个笙管曲曲牌,叫《江河水》.据说这个曲牌早在元、明时期的南北曲中就已经出现,原名《江儿水》,它本是一个声乐曲牌,后来在昆曲、京剧中常用在庆功宴饮或发兵征战时歌唱,曲调悠扬、典雅.改编前后的音乐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五十年代初,原旅大市文工团王石路、朱广庆和艺人出身的朱长安、谷新善等对“辽宁鼓乐”中的笙管曲牌《江河水》进行整理加工,改编为同名双管独奏曲,在节拍、节奏、速度、旋律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后来,这首音调凄楚、情绪哀怨的器乐曲,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出现时,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十年代初,黄海怀将《江河水》移植成二胡独奏曲.它以民族弓弦乐器具有的缠绵哀怨的艺术特色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这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流传得更为广泛。

《江河水》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据说,当地还曾流传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在旧社会,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被万恶的官府抓去服劳役,遭到百般折磨和虐待,不幸死于外乡.妻子闻讯后来到曾经送别丈夫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号啕痛哭,倾诉了心中无比悲愤的感情.这一传说为乐曲的感情表现提供了合理的联想依据。

下页:欣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