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音乐故事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词调音乐
来源:中国音乐故事 作者:

词调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属于据一定曲调填词的词体歌曲.宋代词调音乐的兴起并非异峰突起,它是唐以来词乐创作活动的延续,从唐代敦煌曲子词那里可找到它的早期型态.五代时已编有唐代词总集《花间集》,选录作品五百首.就词调音乐的形成讲,它含有民间曲子及隋唐歌舞大曲等各类曲调的成份,其中也有经乐工、歌妓乃至文人加工、创作的艺术性较高的音乐形式。

词调音乐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先乐后词",这种创作特点反映了当时音乐作品的丰富性以及对前人所传音乐的继承性."先乐后词"的前提在于,社会音乐生活中充溢着大量广为流传、烩炙人口的乐曲,乐工、歌妓、文人纷纷依曲填词作乐,使得这些曲调的传唱在当时几乎到了经久不衰的地步.自隋唐传承的具相当数量的曲调,为宋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遗产".这些曲调不仅具有音乐表现力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由于"依曲填词"的创作特点而具有相当的可塑性,为词乐创作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

宋人在词调音乐创作上形成有一些基本的方式.可简括为"依曲填词"、"曲拍为句"、"依字易歌"、"音韵协畅"、"起调毕曲"这样大致五类。

①依曲填词

依曲填词的创作前提在于当时流行有大量曲调可供填新词之用.宋人作词乐多依唐曲,宋词乐許多词牌如《渔家傲》、《捣练子》、《虞美人》、《西江月》《临江仙》、《长相思》、《浣溪沙》等,都可在唐《教坊记》杂曲调名中见到.宋人也常取唐大曲音乐片段形成独立曲调,如《水调歌头》,其曲调估计来自大曲《水调》中序歌段的开始部分。

②曲拍为句

关于"曲拍",《碧鸡漫志》称"拍谓之乐句".张炎《词源》讲"拍板名曰齐乐,又曰乐句".如词调音乐《破阵子》又名《十拍子》,其词体前后阕恰好共十句,尽管这只是典型例证,但也说明词调音乐创作中有意识地注意以音乐曲调上的一拍 (乐句) 相当于词体结构上的一句 (词句) 。

③依字易歌

词调音乐在词曲关系上,基本上建立的是一字一音的关系.今存《白石道人歌曲》的音谱与符号,大致上每个字旁注一个符号.当然,在实际演唱中,不会是完全拘泥于此的.这里要考虑到根据汉语音韵行腔的特点,若顾及到字的行腔,在实际演唱的旋律上,也会有一字多音的现象.这种差异也在于记谱理解上音乐观念的差异,这点在后世曲律理论上分析得更透彻.但这种意识宋人也已有之,南宋张源《词源·讴曲要旨》中说的"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以绕梁",已不是拘泥于一字一音。

④音韵谐畅

在词调音乐创作中,除了注意词自身的声韵平仄合乎法度,同时也必须讲究词韵 (语言音调) 与音声 (音乐音调) 的谐畅关系.语言音调中的平仄四声,是其自身具有的一种韵律,它作为一种"内在的音乐",又要求与外部音乐曲调处在一种谐畅的关系中.古人着重平仄四声与音律的关系,可说是民族声乐唱法的规律特点自然在起作用.宋沈括《梦溪笔谈》的《乐律类》已讲到"字"、"声"关系.可知古人讲究语韵与乐音的关系,是从创作、演唱实践的角度給以考虑的。

⑤起调毕曲

古人在"音韵谐畅"的追求中,將词的自身音韵中起统一作用的"韵"与音乐曲调中处于调式核心地位的"主音"相对应,以达到完美的和谐.就词乐的结构功能讲,"主音"在音乐展开中的核心作用与词"韵"在词体中的核心作用,功能是相似的.故宋词音乐多在词的押韵处用调式主音,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寻求两者谐畅关系.严格的"起调"、"毕曲"理论主张在乐曲的起始结尾处都要用主音.姜白石自创词曲《鬲溪梅令》即是典型例证.宋词调音乐家姜夔 (1155~1221 年) ,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今存《白石道人歌曲》六卷,是研究宋代词调音乐的重要资料,其中收有他自创词乐 (谓"自度曲") 《杏花天影》、《扬州慢》、《鬲溪梅令》、《凄凉犯》等。

下页:歌曲与说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