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唱片世界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美妙的艾尔曼琴音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 字号:   )

艾尔曼的名字对许多年轻的朋友们来说可能很陌生,这也不奇怪,因为现在充耳所闻的尽是帕尔曼、郑京和、美岛丽和穆特,其实稍稍上些年纪的人都知晓,艾尔曼的名字在当年是多么的如雷贯耳。

如果说海菲兹是俄罗斯小提琴乐派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米沙-艾尔曼就应该说是俄罗斯小提琴乐派中最先开始闪光的一颗明星.这位比海菲兹年长10 岁的世界级小提琴大师从小就显示出超凡的音乐天赋,凭着他那无可挑剔的技巧、美妙绝伦的音乐与充满活力的情感驰骋世界乐坛数十载。

米沙·艾尔曼1891 年出生于俄国的基辅,父亲是位犹太教师,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小艾尔曼在3 岁时由于想要得到一把小提琴而竟然病倒了,父亲后来便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满足了他的愿望,就在他奏响小提琴的瞬间,他感觉到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细心的父亲立刻察觉到孩子对音乐的特殊敏感性,于是便开始教他演奏小提琴.艾尔曼4 岁时就在音乐会上独奏,由于天分异常遂获得奖学金进入了奥德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可喜的是小艾尔曼进入音乐学院后有幸在著名的小提琴教授、俄罗斯小提琴乐派的奠基人奥尔门下学习.1904 年,艾尔曼在奥尔的带领下到柏林进行演奏.在音乐会上他极为出色地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震惊了乐坛.评论家们盛赞他为“一位成熟的、有灵感的、完美无缺的小提琴家”。

1908 年艾尔曼首次到纽约演出,在俄国乐队的伴奏下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从此其名声大振,享誉世界乐坛。

做为一位一流的演奏家,艾尔曼的足迹遍及全世界,1936 年他曾到过我国的上海与南京,名声之广是异乎寻常的。

艾尔曼的录音历史开始得很早,1908 年就录制了他的第一张唱片,并很快便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成为畅销唱片,历年来他录制的唱片销量已超过二百万张以上。

艾尔曼于1967 年在美国纽约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10 年中,曾为VANGUARD 公司录制了6 张精彩绝伦的立体声唱片.其中这张编号为08803471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尤为珍贵.在这张CD 中,充分展现出艾尔曼那纯熟的技巧,从容的乐句处理和被人们称之为“美妙的艾尔曼音色”的独特音质.艾尔曼演奏的门德尔松不过分追求华丽的炫技,而力求一种高尚与纯朴的情感表露.在音乐一开始,当乐队奏出两小节的引子后,引导出艾尔曼独奏小提琴的第一主题,艾尔曼将这第一主题演奏得非常有特点,通常的演奏都是将这段主题一带而过,而艾尔曼却将这段主题的呈示,每个音符都加以强调并略微夸张,用他自己的话说: 门德尔松将第一乐章标记为“非常热情的快板”,但这只是个总的要求,是对整个乐章而言的,但我觉得乐曲开始的前三行是完全不用这样做的,如果演奏家用很快的速度演奏第一主题,非但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只会破坏它的音乐性.开始不能演奏得太快,不能非常热情,经常有人由于技术上没有把握,而把这第一主题演奏得不稳,不清楚.由于门德尔松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起句是在小提琴的第二把位上而不是第三把位,这样难度就相对增大,第二把位缺少必要的稳定性,所以无疑会对音准带来潜在的威胁,所以演奏家们总是不愿在此投入过多的精力和热情,演奏时常常是一带而过,来去匆匆.但是艾尔曼却一反常态,在此大抒其情,艾尔曼甚至改变了个别音的节奏时值,对个别音加以特殊的强调,使音乐在小节线之内呈现出起伏多样的变化,这样便产生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凡脱俗的演奏效果.另外,在演奏中艾尔曼还很少揉弦颤指,即便偶然颤指幅度也很大,他从不过多地使用揉弦颤指来增强气氛,而是很有节制地使用。

艾尔曼在音乐表现上很注重明暗对比与乐曲内涵的表达,旋律宽广、情绪炽烈、非常大气,也非常的个性化.在演奏中他不讲求细致的小味道,在理性与精确之中透出一种自然的激情,也许正是靠着这种独特的演奏风格与那迷人的音色,才没有使他被后来居上的海菲兹的光芒所淹没,而永远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大师地位。

下页:《后宫诱逃》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