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唱片世界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悠扬的船歌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 字号:   )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由于他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理概貌,使得这座美丽的城市闻名遐尔于全世界。

由于威尼斯是座水上城市,其主要交通运输全部是用船载,所以几百年来,威尼斯就流传着有许多美妙无比的船歌,这些船歌在曲调和音乐旋律上都很优美、抒情、明快,节拍上通常是采用6/8 拍或12/8 拍,这种节拍的广泛运用,主要是为了给乐曲造成一种摇动的感觉。

从十八世纪起,威尼斯逐渐成为欧洲著名的游览胜地,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音乐家.他们对这里美妙动人的船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搜集了这些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创作,渐渐地,船歌便成为西欧音乐的一种体裁形式,这些模仿威尼斯船歌风格的声乐曲和器乐曲,习惯上就被称之为“威尼斯船歌”.像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波兰作曲家肖邦、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等人以这种体裁写作的音乐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门德尔松共写有三首威尼斯船歌.但以其中作品3O 号的第六首升f 小调最为著名,这几首船歌都收录在门德尔松所创作的八集无词歌中.什么是无词歌? 无词歌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由器乐演奏,但带有某些歌曲写作特征的小型乐曲.它大多是由一个歌唱性很强的旋律声部以及为旋律伴奏的音型化的织体组成.旋律富于抒情和浪漫风格的歌唱性,演奏技巧不太复杂,便于人们理解与接受,门德尔松一生共写有四十九首为钢琴演奏的无词歌。

门德尔松的这首钢琴小品升f 小调船歌,采用的是6/8 节拍,小快板.乐曲一开始,先由左手弹奏六小节用分解和弦构成的、缓慢而又流畅的伴奏音型,它模仿了威尼斯独有的宫德拉游览船的划动节奏,然后引出了右手悠长抒情又略带点伤感的威尼斯船歌风格的旋律,听到这优美的曲调,人们仿佛置身在这风景如画的水上名城之中,乐曲的尾声出现了连续的切分音节奏,左手伴奏音型在重音上有稍许的变化,这一强化,生动地表现出威尼斯水乡微波荡漾碧水长流的景观,最后音量越来越小,仿佛小船飘然远去,留下的只有悠长的歌声在水面上回荡……

李斯特运用这一体裁创作的威尼斯船歌,是选自他的钢琴曲集《旅行的年代》.《旅行的年代》共分三集,由26 首钢琴曲所组成,这是李斯特所有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部钢琴曲集.李斯特从青年对代直到定居魏玛之前,曾经游历了欧洲各国,这部钢琴曲集《旅行的年代》正是生动的记录了李斯特对瑞士、意大利等地风土人情的印象与感受,它成为了一部独特的、以音乐语言方式记录下的游记。

威尼斯船歌是《旅行的年代》第二集《拿波里与威尼斯印象》中的第一首,这首钢琴曲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作曲家佩莱切厄的歌曲《威尼斯小船上的美丽姑娘》的旋律改编而成,它采用6/8 拍,升F 大调写成。

在这首民歌风格的钢琴曲里,李斯特以极其简练的艺术手法,充分发挥了钢琴的表现手段与技巧,乐曲开始后、主题音调反复出现三次而保持旋律声部不变,仅以伴奏的变化来发展丰富音乐的形象.这一点较接近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写作手法.主题最后一次出现,钢琴用清亮的琶音音型和连续的颤音来衬托旋律: 轻舟漫游、碧波荡漾,太阳的光辉在水面上闪烁发亮,性格开朗的威尼斯姑娘,在抒展歌喉唱着一首赞颂爱情的甜美歌曲.人们从那水面上飘荡的清丽宽广的歌声中,似乎能看到景色宜人的威尼斯旖旎风光.在乐曲快要结束时,钢琴奏出了一系列清脆宏亮的和弦,这是李斯特特意为了表现在威尼斯运河上所听到的,远处传来圣马可大教堂的钟声在水面上飘荡的情景.这首钢琴曲出色地刻画了威尼斯的河水在阳光下金波潋滟、水天一色的美景。

了解了门德尔松和李斯特创作的威尼斯船歌后,我们再看柴科夫斯基是怎样运用这一体裁形式来写作的,以上两位作曲家运用船歌这一体裁描述的都是意大利的风光,但柴科夫斯基却是借用这一手法,描写刻画的是一幅俄罗斯的风景画,虽然它的笔触很淡,没有表面华美的色彩,但给听者却留下了无尽的回味,这一点也正是为什么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总是那么能深深的拨动人们心弦的关键所在。

柴科夫斯基的船歌出自他的钢琴抒情小品集《四季》里的第六首,这部钢琴套曲是他于1876 年接受《彼得堡月刊》的约稿而作,套曲由十二首小曲所组成,每首小曲都分别有着一个动听的名字,它们联结起来代表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在这部套曲中以代表六月的船歌和代表十一月的雪橇最为著名。

怎样用音乐表现六月? 当时柴科夫斯基思索了很久,最后他想起夏日泛舟湖上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于是作曲家便决定用船歌的形式来表现六月.这首船歌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轻盈,把夏日泛舟湖上,观赏自然美景,优雅怡然的情趣,表现得非常生动。

传统的船歌,象我们上面提到过的两首作品,都采用的是轻快的6/8 节拍,但是柴科夫斯基则借用外来手法,按照俄罗斯的民族风格,重新处理了船歌这一体裁,写成了一首风格独特的俄罗斯船歌.在这首钢琴曲中,柴科夫斯基首先对节拍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他没有采用传统的6/8 拍,而是用节奏上较为平稳的4/4 拍子来表现俄罗斯特有的平底船的均匀划行节奏。

乐曲一开始,钢琴在左手弹奏的轻舟摇曳的节奏音型伴奏下,右手奏出一段如歌的旋律,悠长的旋律象是一首俄罗斯民歌一样,带着淡淡忧郁的表情,描画出生活在辽阔国土上的俄罗斯人民宽厚、深沉而真挚的性格,音乐旋律在发展中逐渐明朗,乐曲开始时的g 小调转为降B 大调,由于调性的转换,使得乐曲逐渐地带有了温暖的抒情色彩,好似薄雾散开,显出蔚蓝的天空,六月的灿烂阳光,普照在宽阔的湖面上.乐曲的结束部,又出现了船浆划动的节奏,琅琅的水声伴随着平稳航行的一叶小舟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那六月阳光照耀下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远方……。

柴科夫斯基的这首“船歌”,运用极其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绘情绘景,充满了画意诗情,这也反映出作曲家对生活、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以上三首船歌都是由钢琴演奏的,还有一首由声乐演唱的船歌也非常优美,这首船歌就是出自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的轻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赫受家庭的熏陶,自幼便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十四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任法兰西剧院乐队指挥,这时,他感到正歌剧,大歌剧太严肃,太庞大,同时也不够通俗,于是,奥芬巴赫便开始从事一种新的歌剧创作,所谓新的歌剧,即现在人们所说的轻歌剧.轻歌剧的特点是,曲调轻快、优美,音乐风格通俗,结构比较短小,因而很容易让人接受.奥芬巴赫一生共写作了90 多部轻歌剧,其中以《霍夫曼的故事》最为著名.正是由于奥芬巴赫在歌剧上的创造、革新与贡献,因而他被人们尊称为法国轻歌剧之父。

三幕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是奥芬巴赫的遗作,他生前没有能够写完这部歌剧便去世了,后来还是由他的学生吉洛德整理并完成。

《霍夫曼的故事》讲述的是18 世纪末,德国一个名叫霍夫曼的音乐家、作家的幻想恋爱故事.在这部歌剧中,有一首曲调非常优美的船歌《美丽的夜、爱情的夜》,这首歌颂美好爱情的歌曲是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和节拍写成的,它赞美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美丽的夜色和爱情的欢乐.这首船歌是女声二重唱加合唱伴唱的形式写成,歌曲一开始先由女高音和女中音用三度和声重唱,两个乐句过后,采用复调的手法进行模仿再转入齐唱并进入尾声,与开始不同的是,乐曲开始是由女高音在前女中音在后,而在结束部则正好相反女中音在前女高音在后,最后和合唱一起渐弱地结束,好似小船已划向远方,歌声仍飘逸在蓝色的夜空之中,这首船歌非常有意境.它的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美丽的夜,爱情的夜天空中星光闪烁

用柔和的声音歌唱爱情的夜

让歌声随风飞去带走愁思万千

飘逸微风轻轻吹,给我们温柔爱抚

告别幸福时刻,时光不再返回

美丽的夜,爱情的夜

天空中的星光永远永远在闪烁。

欣赏着这各式各样的船歌,在它们的包围之中,我们的心好似也在荡漾,并随之漂向了远方……。

下页:独幕歌剧《莎乐美》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