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影视俱乐部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摄影术的发展
来源: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类别:影视娱乐

摄影术是电影的近亲,也是电影拍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 世纪中叶,人们把旋盘装进了幻灯机,放映时摇动转盘,银幕上的图画便活动起来.但是幻灯片上的图画是用人工画出来的,毕竟是不够完美的.怎样才能使画面更生动、更逼真呢?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当时的很多科学家做了可贵的尝试,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摄影术,为电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虽然人们从16 世纪开始研究物体成像的现象,17 世纪便陆续开始各种照相术的发明,但真正能够拍摄照片,则是19 世纪才实现的。

照片上的形象是美好的,要想把照片上的形象留住,就必需发明一种能够感光的照相纸,制造相纸的关键是找到具有感光性能的药剂.早在18 世纪末,瑞典的化学家杜勒就发现了氯化银具有感光性能.这一发现引起了英国化学家威吉乌特的兴趣.他试着把氯化银涂在白纸上,然后把白纸放在黑暗的地方,几天以后把白纸拿出来,发现白纸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然而当他把白纸放到阳光下照射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白纸渐渐地变成了灰色、棕色,直至最后变成黑色.为什么涂上氯化银的白纸,在黑处没有变化,而在日光的照射下就会发生变化呢? 原来在光能的作用下,氯化银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氯化银中有许多银离子被还原成很细小的金属银颗粒,而金属银的颗粒很细时呈现出黑颜色.氯化银受光照射的时间越长,被还原的银离子就越多,颜色也就越黑.根据这一原理,威吉乌特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印相纸.在这样的印相纸上,放上用黑纸剪成的人物、动物、风景画,再拿到日光下照射,这时没有黑纸遮挡的部分氯化银受光照发生分解现象,颜色变黑,而被黑纸遮挡的部分,氯化银没有分解,仍然是白色,这样一张黑底白像的“照片”就产生了.有了照片,随之而来的问题又产生了,一段时间后,照片上白像部分慢慢地变黑,直到影像全部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白像上仍然有氯化银,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光能的作用,氯化银的分解还在慢慢地进行着.怎样才能使曝光后的相片固定下来,以便长久保存呢? 威吉乌特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始终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其实,当时的化学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在1799 年人们就已经发现硫代硫酸钠溶液能够溶解氯化银,但还没有引起威吉乌特的注意,使他与之失之交臂,最后他始终未能找到一个使他发明的印像法印出的照片长久保存的办法.直到1839年,法国人达克拉发明了用碘化银作感光剂,用水银作“显影”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作“定影”剂的感光材料后,才使得照相摄影技术有了重大发展.达克拉发明的这种照相法,被称为“银板法”。

那时候,拍张照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由于银板照相的感光性能很差,加上照相机用的又是长焦距镜头,因此拍一张照片一般要用半个小时.并且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拍照就都得在脸上搽上一层雪白的白粉,以此增加皮肤的亮度,增强脸部的反光,拍照的时候,人们要一动不动地坐在强烈的阳光下,一坐就是半小时,一个姿势真让人难以保持,为了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椅子上安了一个夹子,把脑袋夹住,避免晃动,但是人的眼睛受不了强烈阳光的照射,半个小时眼皮一眨不眨,真是太难做到了,因此照片上的人物眼部重影很厉害,很多人都成了“瞎子”.尽管拍摄过程令人痛苦不堪,但是人们很希望能保留自己美好的身影,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照相术。

人们决心对现有的照相术进行改进.1851 年英国的阿歇尔、弗赖埃、宾汉发明了湿性珂珞酊制出了底片,使照相底片的感照度大大提高,只需几秒钟便可拍成一张照片.湿性珂珞酊不仅提高了底片的感光光度,而且使得照相成本大为降低.随着湿性珂珞酊被普遍采用,照相的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刺激了摄影术的发展,欧洲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专业照相馆.不久在这些城市中便流行开一种风气,几乎每个人都要照一张像片,在亲朋好友中互相赠送,以此作为时髦.这时的摄影术比从前确实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还是不够完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片是用玻璃做成的,尺寸比现在的软片大得多,保存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湿性珂珞酊配方复杂,且不稳定,使得感光材料不能储存.人们总是临到拍摄的时候,才来调制感光材料,调制好后还得赶紧涂在玻璃片上,否则几分钟后就失效了.这种底片的感光度仍然很低,拍照时曝光时间需要几秒钟,这些使得摄影家们不能用此方法拍摄运动物体的照片.于是人们再接再励,进一步的探索、研究.1888 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快速感光的柔软胶卷.这时拍摄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缩短到了几分之一秒,几十分之一秒,以至更短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照相机的镜头也有了改进,人们又在照相机上装上了快门.摄影技术发展到这一步,人们才有可能拍摄到奔马、飞鸟、跑步、跳水之类快速运动物的照片。

摄影术的不断改进、完善,无疑加快了电影诞生的速度,为电影的问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下页:摄影机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