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宿世口业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 字号:   )

(《发觉净心经》)

佛在祇洹说法,有六十初发心菩萨,共到佛所,五体投地,悲泪如雨,各问宿世业缘。佛言:‘汝于拘留孙佛时(贤劫千佛中第一尊佛),出家学道,道心减灭。其时有信心檀越,供养二法师,极其钦敬。汝于是时,生嫉妒心,在彼檀越所,说法师过,令彼渐生轻慢,断其善根。以是因缘,堕于四种地狱中,若干万岁,后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愚痴无智,常为人之所鄙贱。汝等将来命终后,于五百岁正法灭时,尚当生于恶国恶人之处,为下贱之人,被他诽谤,迷失本心。过是五百岁,然后灭尽一切业障,得生于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时彼如来,方授汝菩提之记。’

[按]毁谤三宝,拨无因果,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等,同为第一等重罪。以其断人善根,障人慧眼也。世俗见人斋供僧尼,未有不发阻挠之言。盖有二故:一则资性刻薄,以讥评讪笑为才干故;一则昧于三世,不知三宝为大福田故。

【白话译文】

佛在祇洹精舍说法,有六十位初发心菩萨一起来到祇洹,向佛五体投地顶礼,悲泪如雨,各问自己前世业缘。佛对其中一人说:“你在拘留孙佛(贤劫千佛中第一尊佛)时,出家学道,不久道心减灭。当时有位虔诚的施主,供养两位法师,极其恭敬。你得知后,心生嫉妒,对那位施主说法师过失,使其对法师渐生轻慢,断了他的善根。因此缘故,你死后堕于四种地狱中,经若干万年后,才又转世为人,五百世中,天生瞎眼,且愚痴无智,常被人鄙视轻贱。你们将来命终后,于五百年正法灭时,还要转生于恶国恶人之处,为下贱之人,经常被人诽谤,迷失本心。过此五百年,然后灭尽一切业障,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时阿弥陀佛,方授你们成佛之记,[按]诽谤三宝,否认因果报应,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同是第一等重罪。因其断人善根,障人慧眼啊!世俗之人,见人设斋供养僧尼,没有不发阻挠之言的。其因有二,一是他本性刻薄,平时总以讥评讪笑他人为才干。二是不明三世因果之理,不知三宝是世间大福田之缘故。

下页:口业余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