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诚感父骨
来源:安士全书 作者:周安士 ( 字号:   )

(《高僧传》)

后周李氏子,长安贵胄里人,唐宗室也。七岁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值驾幸洛,长安焚荡,乃负母入华山。时谷涌贵,丕自辟谷(*古代的一种导引之术,不吃五谷,可以长生),惟乞食供母。母问食否,必曰:‘已斋。’母曰:‘汝父霍山战没,骨暴霜露,能收取归葬乎?’遂往霍山,拾白骨聚一处,昼夜诵经,忏父杀业,且祝曰:‘群骨之中,有动转者,即父遗骸也。’一心持诵,目不暂舍。数日间,有骷髅从骨聚中跃出,摇曳良久。丕擗踊(*擗踊:捶胸顿足)抱持,赍归见母。是夜,母梦夫归,明晨骨至。后应诏入京,名播朝野。

[按]孝有二,有世间孝,有出世间孝,师盖兼而有之矣。若夫道纪荷亲而讲演,法云居丧而毁瘠,鉴宗医父病而两股皆刳(*剖挖),智聚丁母忧而三年泣血,如斯之类,罄竹难书。倘谓辞亲出家,父母遂可不必奉养,岂识孝名为戒之义乎?

【白话译文】

后周时,长安贵胄里有位李姓人家的儿子,是唐朝皇族的宗亲。七岁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岁时,正值唐庄宗迁都洛阳,长安被烧毁荡尽,道丕法师背负母亲入华山。当时粮食涨价,师入村乞食,仅得少许,他自己舍不得吃,把乞来之食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过没有。他总说已吃过了。母亲说:“你父亲在安徽霍山战死沙场,骨头暴露于风霜雨露的荒野之中,你能收取归来安葬吗?”师便前往霍山,将所有白骨收集在一处,对着骨堆昼夜诵经,为父亲忏悔杀业。并祝祷说:“骨堆中有能动转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遂一心诵经念佛,眼睛时刻注视着骨堆。过了好几天,果然有骷髅从骨堆中跳出来,摇晃了很久。师抱着尸骨捶胸顿足痛哭,将尸骨背回去见母亲。当天夜里,其母梦见丈夫归来。第二天早晨,师已将父骨背回。后来,师受皇帝召请入京弘法,名扬朝野。[按]孝有两种,即世间之孝和出世间之孝。道丕法师之孝是两种都兼而有之了。至于北齐时的道纪法师,担着母亲出外讲演佛法。梁时的法云法师,守丧时瘦得形销骨立。唐朝鉴宗法师,为治父亲之病,割两大腿之肉煮给父亲吃。隋朝智聚法师,在守母丧的三年中,哭得眼中流血。佛门中像此类尽孝之事例,多得难以尽载。若认为辞亲出家后父母就可不必奉养,那是没理解《梵网经》上孝名为戒之义啊!

下页:酬恩护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