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印光大师开示专集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施为福本,天道好还
类别:因果开示 作者: ( 字号:   )

乾为大父,坤为大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故孔子以老安少怀为志,如来以普度众生为心。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是吾人过去父母亲属,皆于未来得成佛道。其有由恶业力,堕于水陆空行异类之中,其佛性固无少损。其贪生怕死,避苦求乐之心,与吾人初无少异。由是冯梦老邀同诸居士,发起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以为提倡。冀一切善人,咸体天地父母之心,共怀民胞物与之念。弭自他之杀业,培菩提之道本。岂独注意于区区一道场而已哉。

盖欲感发于普天之下也。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至。凡一切鳏寡孤独,颠连困苦,无所倚赖者,无不欲为救援。但以财力维艰,于法云寺放生池旁隙地增设一慈幼院。取无父无母,无法存活之孤儿,养之教之,俾其成才而自立。免令冻饿而死,以填沟壑,饱鸦犬。致彼祖宗断祭祀,兼使国家少人民。其心可谓真切恳挚,知所先务矣。良以小儿一失父母,必至死亡。即或稍能行乞,不至即死。以无力就学,亦不过终身为佣。何能开智识以达本天姿,敦伦理以不悖人道乎哉。

试思晋道安,唐一行,明妙峰,皆孤儿也。由得为僧,遂致道传天下,德被兆民。宋吕文穆,读书土窑,乞食活命。一僧怜而供给之,遂得高中魁选,致君泽民。故发愿有云,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不信三宝者,勿生吾家。盖其所感深也。是知神龙之雏,每有沙碛之困。仁人能以斗升之水济之,待其羽翼既成,风云际会,便能普天之下,悉降甘霖。纵令天姿庸常,无此作略。而养其良知良能,俾各为良善,亦可以为天下太平之本。况孤儿既多,当必有出类拔萃,堪能成道立德,参赞化育,如道安一行妙峰文穆者。其教养成就之功德,何可称量乎哉。所愿仁人君子,一切善信,各推幼幼之心,勿吝涓涓之助。

须知施为福本,天道好还。我既济人之孤,则己之子孙,当必多皆出类拔萃,大有作为。决不至困苦颠连,无所吁告耳。宋范文正公,唯以济世济人为事。其子孙至今,多有达者。固知急人之急者,其自己与子孙,世世生生,皆不至有急而待人周济也。倘能俯纳刍荛,不惜家珍,俾此举大成,岂特孤儿之大幸哉,实天下国家之大幸也。(增广文钞·金陵三汊河法云寺增设佛教慈幼院疏)

下页:随心造业随心转业的道理是什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