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印光大师开示专集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佛学指南,佛学起信编,六道轮回录总序
类别:因果开示 作者: ( 字号:   )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从未悟故,不得受用。故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须知智慧与妄想执著,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以成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结冰融泮,原是一水。良由心体不变,用常随缘。体不变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而不受轮回,证涅槃而不属寂灭,无象而为万象之主,非法而为诸法之宗,从本以来,常自如如,了无凡圣生佛之异。悟之名贤,证之名圣,若但具而未悟,则虽有性德,了无修德,只为六道轮回之凡夫而已。用随缘故,则有四圣六凡,苦乐升沉之殊。而缘有染净,必随其一。随染缘,则起惑造业,轮回六道。随净缘,则断惑证真,常住涅槃。由惑业有轻重,故有人天善道,及阿修罗之善恶夹杂道,并畜生饿鬼地狱之三恶道。而由惑起惑,由业造业,或善或恶,了无定相。致所受生处,辗转迁移,如轮无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烦惑,皆被业缚,随业受生,不能自主故也。由断证有浅深,故断见思者,证声闻果。侵习气者,证缘觉果。破无明者,证菩萨果。若无明净尽,福慧圆满,修德功极,性德全彰者,则证佛果。证佛果者,亦不过彻底究竟证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亲得全体受用而已,实未加一丝毫于其初也。若声闻缘觉菩萨,虽则所证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体受用性具功德。

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议心性之力,于六尘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以致堕三恶道,永劫沉沦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纵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间福乐,乃堕落之根本。天上虽不比人间烦惑猛利,然天福一尽,决定下生。由宿福未尽,故享福。由享福,故造业。既造业已,则堕落恶道,直在瞬息间耳。况有由天命终,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直堕恶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无正念修持净业,唯得人天福报者,名为第三世怨。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好歹者,当以急求出离,企得安隐,为上计也。大丈夫生于世间,既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又知十法界因果修证,不出自心。固当发大菩提,力修定慧,以期断惑证真,直成佛道。普令法界众生,同出迷途,共登觉岸,毕竟亲证本具心性而后已。如或根机陋劣,未能如是。必须以深信愿,笃修净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迨至证无生忍,再乘愿来,度脱众生。

然于未生以前,尤宜发菩提心,自行化他。纵不能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亦当于佛祖经论,先贤遗书中,採其契理契机,易于领会者,编辑成书,垂示将来。举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及三宝功德,佛法利益,与夫三根普被之道,凡圣共修之法,分门别类,缕析条陈。俾阅者一目了然,自知取捨。从兹断疑生信,归心大觉。或于现生即了生死,或作未来得度因缘。如其无此手眼,不可冒昧从事。当取古人契理契机之书,刊印流布,俾辗转传扬,永用舟航,实属莫大功德。如上所说,虽则志在利人,而化功实归自己。由是现生福慧增崇,临终直登上品,岂不堂堂丈夫,表表懿范者哉。若不知此义,唯依世谛而为操修。纵此生意诚心正,有大把持。恐一经转世,便致迷惑。则被业所缚,随业受报。如风飘叶,不能自主。或堕茵褥之上,或堕溷厕之中。思之诚可畏也。

福保丁居士,专精医学,历有年所。继思病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心生,但只治身,实非拔本塞源究竟之道。于是研究佛学,笺注各经。欲令初机易入,故用汉儒训诂之法,俾若文若义,悉皆了了。良以佛经深奥,意义无穷。古德注疏,多重提纲阐妙。字句之间,不甚详释。致令初机,殊难领会。若由训诂入门,自可登堂入室。然后进而研究古德之注疏,则如杲日当空,无微不照。正不必守此以为究竟也。又以世儒狃于见闻,不信人死神明不灭,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上焉者,只可作自了汉。断不能移风易俗,觉世牖民。下焉者,则谓既无因果,一死永灭,何不随意所作,以取此生快乐乎。从兹肆无忌惮,安于为恶。致世道人心,日趋日下。因将佛祖经论,及古今缁素群贤遗书中,所有因果报应显著事迹,录成三册。一曰六道轮回录。盖以发明六道升沉之若理若事,与夫幽冥之景象,鬼神之情状。兼显欲脱冥途之苦,捨如来大囧琺,则绝无依怙。实为改恶修善,捨迷归悟,钦崇佛法,企慕真乘之初步。次则名为佛学起信编。次则名为佛学指南。二书大旨相同。初说因果报应,次说佛法功德。但起信初义居多,指南次义居多为异耳。所说佛法功德,亦皆抄录高人轶士成言。但以限于篇幅,不免疏漏。然信根既生,则具有大藏经论及群贤诸书在。此不过为引人入佛法之前导,岂宜以此自限,止而不进哉。其事虽述,其心诚溥,其利益实非思议所能及。光宿业深重,有目如盲。滥厕僧伦,虚消信施。愧不能力修定慧,断惑证真。唯期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叨蒙丁君不以无状见弃,凡所著述,皆为邮寄。然字小目昏,亦不过略加翻阅,以结随喜之缘而已。近得见此三册,不禁有感于中,拟欲广为流布,无奈贫无卓锥,因不揣固陋,序其大略。企在在处处,有心世道之人,为之辗转流通,多方传播。如是,则岂但慰丁君纂辑之心,实为代佛祖群贤,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于无既也。将见风移俗易,遄臻大同之治。民和时雍,共享无为之乐。其功德利益,当与十方虚空同其寿量,岂语言文字所能形容。倘不以人微而竟废其言,则幸甚幸甚。(增广·卷三序)

下页:印祖开示带业往生 附罪人往生原理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