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印光大师开示专集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
类别:因果开示 作者: ( 字号:   )

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乐,特作《大学》,以示其法。开章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明德,乃人各自具。由无克念省察之功,则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不能显现而得受用。其明之之法,在于克念。克念之工夫次第,在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随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顺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结于心,则所有知见,皆随私欲而成偏邪。如贪名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营为,或至身败名裂。爱妻爱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恶,养成祸胎,或至荡产灭门者,皆由贪与爱之私欲所致也。若将此不合情理之私欲格除净尽,则妻子之是是非非自知,名利之得之以道,不须夤缘(注: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妄求矣。此物字,先要识得是幻妄不合情理之私欲,则其格除,乃易易事。否则尽平生力,不奈彼何。纵读尽世间书,也只成得一个依草附木,随波逐浪汉。甚矣!私欲之物之祸大也。若知此物是吾人生死怨家,决不令彼暂存吾心,则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正知显,而意诚、心正、身修,顺流而导,势如破竹,有不期然而然者。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一切人民,各具明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其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皆由私欲锢蔽,不奋克念之功,遂致从劫至劫,随私欲转,轮回六道,了无出期,可不哀哉。

然专以格致为训,不以因果相辅而导者,或难奋发大心,励志修持也。吾常曰:“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凡夫不得而见,何可认之为无乎?喻如黑夜不见一切物,不得谓一切物悉皆消灭矣。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六极,乃示前生之因,为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一寿,二富, 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也。极,穷厄也。威,义当作违,悖逆也。谓前生所作所为,悖逆道德,致今生得一横死之凶,与夭寿之短折,(凶与短折,合为第一。) 二及身不康之疾, 三心不宁之忧 ,四用不足之贫, 五貌丑之恶,六身无能力之弱也。儒者昧于前因后果,归于王政,不几灭天理而诬王政乎?小儿生于富贵家则享福,生于贫贱家则受苦,岂王政分别令生乎?故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洪范》,乃大禹所著,箕子以陈于武王者。末后五福六极之说,发明三世因果之义,极其确切。

宋儒谓:佛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为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据,实无其事。断以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锉斫舂磨,将何所施?神已散矣,令谁受生?在彼断其必无因果,而《春秋传》、《史》、《汉》中,每有冤杀者作祟,蒙恩者报德,种种事实,悉是前贤为佛教预为骗人之据乎?既无因果,无有后世,则尧桀同归于尽,谁肯孜孜修持,以求身后之虚名乎?以实我已无,虚名何用。由兹善无以劝,恶无以惩。又加以特唱高调,令人为善,须无所为,以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此种邪说,误陷国家社会不浅。无知之人,钦其高明,绝无一念欲为善矣。有智之人,痛裂心肝,以完全将圣人循循善诱之道废之,以圣人之资格期人。然圣人亦非无所为而为善者。孔子行年七十,尚欲天假或五或十之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一部《易经》,无非示人趋吉避凶,战兢惕厉,克念修持之道。若如彼说,则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皆成错误教人为恶之罪魁祸本也,有是理乎?人情如水,因果如堤。宋儒极力辟驳因果,以为是如来骗人奉教之据。而儒经中所说因果,何得又是实有乎?彼欲辟佛以卫儒,卒致废经废伦,实行兽化,此种恶剧,皆由彼所唱之高调演出,俾人道或几乎熄。费子智俨,昔曾深受程朱之毒。及其年老而阅历深,世乱而知祸本。于是皈依三宝,遍阅群书,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迹,略录大概,冀阅者弃断灭之邪见,遵儒佛之洪规。果能人各依行,则世返唐虞,人敦礼教,以互相残杀之毅力,作互相维持之大业,故名其书曰《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以医家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如其人咽喉肿胀,二便不通,不先用消肿通便之剂,则其人即死,虽有治本之法,绝无可用之地,故先治标。其余各标病,但将脏腑调理好,标病不治自无矣。格物、致知、慎独、克念,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从凡夫地,乃至成圣作佛,均不可离。孔子以德不修,学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为忧。如来所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一一皆是因果。若无因果,则人与禽兽无异矣,可妄说乎?(《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下页:因果之理不明的根源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