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万善先资集·因果劝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释仁民爱物之疑(凡五辨)
类别:因果基础 作者:怀西居士 ( 字号:   )

[问]君子亲亲仁民,仁民爱物,施之有序,戒杀放生,先务其末矣。[答]孟子所言,是亲疏次第,非先后次第。若必尽此而后及彼,则幼失父母,而利济苍生;未登仕版,而放生修善者,反得罪于君父矣。孟子岂作此执滞之论耶?又况亲、仁、爱,理本相成,不宜分之为三。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是亲与仁不可分矣。孟子称以羊易牛为仁术,是仁与爱不可分矣。孔子谓断树杀兽非孝,是亲与爱又不可分矣。譬之元首(*元首:头)股肱虽有高下之殊,然其间血脉贯通,相依为命,岂可过为区别耶?

[又问]。[答]政惟仁民之故,劝人爱物,子之爱人也以口腹,仁民之小者也。予之爱人也以心志,仁民之大者也。

[问]儒门戒杀,不过谓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佛教必欲一虫不伤,与墨子兼爱何异?[答]墨子当日,何曾有戒杀之说,考之古书,皆未见也。况其学术之谬,在薄亲,不在兼爱。若以兼爱为非,则孔子谓“泛爱众”,孟子谓“仁者无不爱”,试问“泛”与“无不”,何异于“兼”耶?至于摩顶放踵之说,乃好仁不好学所致,与从井救人,同其流失,彼既杀身无补,势必反归其咎于仁,孟子极其流弊,所以斥言之。此语不可向无智慧人道也。

[问]孟子谓人爱其兄子与邻之子,本有差等,而佛氏有平等之说,故谓其近于墨耳。[答]孟子此言,论情也,非论道也。不观仲尼之言乎?仲尼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又曰:“大道之行也,某未之逮,而有志焉。”观此,则孟子所微言弹击者,正孔子所咨嗟叹慕,为不可及者也。充孔子之言,则如天之无私覆,地之无私载,日月之无私照。充孟子之言,则爱其兄子,又不若自爱其子矣。故孔子一念,可扩充,而孟子一念,不可扩充也。况名教所以坏者,皆由争名夺利,过于私之患,非过于公之患,则孔子所言,乃吾儒救时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以水济水耳。论道者,当以孔子为正。

[问]然则夷子,反过孟子乎?[答]燕雀安能拟鸿鹄。爱邻犹兄子,孟子之言也,信为夷子实事。误已。

【白话译文】

问:“孟子说:‘君子由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及到仁爱百姓,再由仁爱百姓妒充到爱护万物。如此实施起来便有次序。’提倡戒杀放生,是先致力于末后爱物一事了。”答:“孟子所说的是亲疏次序,并不是先后次序。若一定要先将爱亲人之事做好,而后才可仁民爱物,那么有人从小失去父母,而能利济苍生。有人尚未为官,而能放生修善,难道反而得罪于君父了?孟子岂会作如此呆板之言论?又何况亲亲、仁民、爱物之理,本是相辅相成,不当强分为三。《论语》上有子(有若,孔子学生)以孝悌为仁之根本,是亲与仁不可分。孟子称赞齐宣王以杀羊取代杀牛为仁术,是仁与爱不可分。孔子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是亲与爱又不可分了。譬如人之头与大腿、胳膊,虽位置有高下之不同,而其间血脉贯通,相依为命,岂可强将其分开?”

又问。答:“施行政事,重在仁民,所以要劝人爱护物命。你所说的爱人方式,不过是为满足人之口腹,只能算是仁民中之小节。我主张以劝人爱护物类为爱人方式,是为端正人之心志,这才是仁民之大根本啊!”

问:“儒门戒杀,不过是说,君子对于禽兽,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佛教定要劝人一虫不伤,与战国时墨子(墨翟)所主张之兼爱有何差别?”答:“墨子在世时,何曾有戒杀之说?考证古书,都没见过。何况其学术之错谬,在薄视其亲,不在兼爱。若认为兼爱不对,那么孔子说泛爱众,孟子说仁者无不爱,试问“泛”与“无不”,跟“兼”有何不同呢?至于孟子批评墨子不顾损伤身体以利天下,是墨子仁爱有余智慧不足所致,与从井里救人有同样之缺失。既牺牲自己却又于事无补,势必反归咎于仁道。孟子深究其中之流弊,所以加以斥责。但此话很难向无智慧的人解释啊!”

问:“孟子认为人们爱自己兄长之子,与爱邻家之子,毕竟是有差别。而佛家却提倡众生平等,因此我认为佛家近似于墨家之兼爱。”答:“孟子此言是就世情而论,不是从大道之本质而论的。没见《礼记》中孔子之言吗?孔子说:‘当大道实行于世之时代,天下就是人民所公有的。因此人们不只是奉事自己之双亲,不只是抚养自己之子女。可是当今大道已隐没不行,天下成了君王一家之天下,人们各自奉事自己之双亲,各自抚养自己之子女。’孔子还说:‘大道实行之时代,我也许未能赶上,而总抱有此志愿。’由此可见,孟子所委婉抨击的,正是孔子叹息向慕为不可及之理想。由孔子之理念加以发挥,则如同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从孟子之思想发挥,则爱自己兄长之子,又不如爱自己之子。所以,孔子之理念可扩充,而孟子之观念,则不可扩充。何况名教之所以毁坏,都是由于人们争名夺利,过在私心太重,而不在于热心为公。则孔子所言,正是儒教匡救时弊之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以水济水罢了。凡论道者,当以孔子为正。”

问:“既然如此,难道墨子之弟子夷子反高明于孟子了?”答,燕雀怎能与鸿鹄相比。爱邻居之子如同兄长之子,是孟子反问之言。若认为夷子真有此实事,那就错了。

下页:释因果差别之疑(凡七辨)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