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盲者不识象。有一国王,集群瞽而问之曰:‘汝等欲知象之形否?’皆曰:‘愿知。’乃命象夫牵象于庭,唤群瞽以手摸之。摸讫,问曰:‘汝等已知象形否?’皆曰已知。乃各自揣度,摸其鼻者,曰象形如琴;摸其足者,曰象形如柱;摸其脊者,曰象形如屋;摸其胁者,曰象形如壁;摸其耳者,曰象形如箕;摸其尾者,曰象形如帚。各执一说,争论不已,继以殴击。王笑曰:‘汝等皆未知象。琴者,其鼻也;柱也,其足也;屋者,其脊也;壁者,其胁也;箕者,其耳也;帚者,其尾也。’由是群瞽默不敢言,然意中犹谓所摸之不谬,而大恨群说之皆非,于是瞽人终身不识象矣。向使不教以手摸,则象之形状,数语便知,夫何至于争执也。惟其有此一摸,彼遂谓亲验之于手,断无疑惑,是以牢固于中而不可拔也。不读书人,教以修净土,纵未能皆信,然必不至于诽谤。若一读举业之书,便自以为是,空腹高心,以为此不过佛氏之教,而诚实之语,反为荒唐,甘露之投,视为鸩毒矣。故曰:理之为障更甚于欲。
【白话译文】
生来盲眼之人,没见过大象。有一国王召集一群盲人,问他们说:“你们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吗?”盲人们都说想知道。于是国王命令象夫把大象牵到院子里,让这些盲人用手去摸。摸完后,国王问道:“你们已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了吗?”大家都说已经知道了。于是每个人都按自己摸到的感觉猜测大象的样子。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长得像琴。”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长得像柱子。”摸到脊背的人说:“大象长得像屋子。”摸到肚子的人说:“大象长得像墙壁。”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长得像簸箕。”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长得像扫帚。”大家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对的,互相争论不休,甚至殴打起来。国王笑着说:“你们其实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你们说像琴的,其实是大象的鼻子。像柱子的,是大象的腿。像屋子的,是大象的脊背。像墙壁的,是大象的肚子。像簸箕的,是大象的耳朵。像扫帚的,是大象的尾巴。”于是,这群盲人都默然不敢说话了。然而各人内心里都认为自己摸的不错,只恨其他人所说都不对,于是这些盲人终身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如果一开始就不让他们用手摸,那么大象长什么样子,用几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明白,何至于各执一词。正因为有此一摸,大家都认为自己亲手体验过了,断然不会有错,所以先入为主,固执己见,不可改变。不读书之人,劝他们修净土法门,即使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至于诽谤。若一读科举之书,便自以为是,空腹高心,认为净土法门不过是佛教一家之言。本是诚实之语,反被认为荒唐。本是甘露法门,却被视为毒酒。所以说,理障比欲望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