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求生西方是否乖违无生之义?
类别:无生为宗问答 作者:周安士

[问]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乘于无生之义乎?[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之所惑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者,第一义谛也。盖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因缘和合,乃有生相,以性能现相,故曰无生即生;以相由性现,故曰生即无生。知此则知净土之生,惟心所生。若疑远而难到,则心包太虚,量周法界,夫何远之有?

【白话译文】

问:“修行是为求出生死,所以贵在无生。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而发愿往生,岂不是违背无生之义了么?”○答:“把往生认为是生者,是失之于常见。把无生认为无生者,是惑之于断见。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者,才是第一义谛。因为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只因因缘和合,才有了生的相状。因本性能现显外相,所以说无生即是生。因为外相由自性而显现,所以说生即是无生。知此则知往生净土的,是心所生。若怀疑距离遥远而难以到达,则心能包裹太虚,周含法界,往生西方哪算遥远呢?”

附录:谈锡永著《佛家名相》

无生,跟性空、无自性是一组同义词。所谓性空,前已谈及,唯识家对此词的定义亦与中观家无异,都指一切事物与现象(法)的本质为空。但怎样才是空呢,则两家定义不同。

《楞伽经》有一颂说:“远离诸因缘,无有能作者;唯心所建立,我说是无生。”此颂所说,是唯识家的无生。

另一颂说:“外物有非有,其心无所取;一切见灭断,此是无生相。”此颂所说,则是中观家的无生。

比较两颂,便知唯识家之空,是空外境而不空内识(唯心所建立),而中观家则连内识亦视之为空(一切见灭断)。是故唯识家的性空,并不等同中观家的无生。性空何以说为“无生”,则由于中观家要破“四边生”。

按:从天台判教四教或贤首判教五教等角度来论述“无生”,多少肯定会有许差别,附录中罗列两种也只是其中之一。但由下否上,是不可取的,这点一定要知晓。只有圆教对无生的注解,才是最圆满圆融的。

下页:舍苦趋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