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安士全书·西归直指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安士全书》教我们先做好一个人
类别:因果基础 作者:周安士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走上解脱之道。但是,不管是学哪个法门,都需要打好基础,这就是先要做好一个人,不能做好一个人,就谈不上出世,所谓出世不离入世。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做人很重要。怎么做好人呢?最重要就是要戒杀和戒淫,因为杀和淫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安士全书》就专门写了《欲海回狂》和《万善先资》两部书。这是修行下手的根本啊!印光大师在序言中说:‘欲使斯民推忠恕以笃胞与,息刀兵而享天年;守礼义以叙彝伦,好令德而远美色。因著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良由世人杀业最多,淫业易犯。以故不惮烦劳,谆谆告诫。’作者花大力气来写这两部书,是不是有点轻重倒置呢?没有!印光大师说得好:‘前三种虽明修行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后一种虽明了生死法,而亦须修行世善。’即要想往生净土,还需要修行世善。

《万善先资》的中心主题为戒杀,从戒杀出发,提倡人类的慈悲和平。 戒杀是中国三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不杀,先从小事做起。《论语》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他见齐宣王不忍牛之觳觳而就死地,就称赞齐宣王‘是心足以王矣!’他认为行王道,先当仁心不杀,‘兽相食,且人恶之。’即禽兽互相吞食,人且厌恶它,何况人类互相残杀?孔子说‘始作佣者,其无后乎!’即是说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的!孟子解释说‘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因为偶像是人形,却用来殉葬,非仁也。孟子说‘仁者无敌’,能王天下。而欲仁于天下者,首当戒杀。‘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佛教把戒杀列为重要戒律,非常重视戒杀。《楞严经》说:‘杀心不除,尘不可出。’《普贤行愿品》云:‘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智度论》曰:‘诸余罪中,杀业最重。’《婆沙论》曰:‘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于当来世中,决不遇刀兵灾。’

《欲海回狂》极谈邪淫的危害性,旁征博引,指点迷津,向迷者点破:食色,性也;邪淫,万恶之源也。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佛陀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攀缘声色,心被物转,失去如来清净本性。《欲海回狂》发掘圣人的说法,汇集三教典籍之精华,引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和故事,从现象到本质将邪淫的危害和盘托出,苦口婆心,发人深省。

所谓邪淫即是指超出正统夫妻关系之外的淫乱。例如与有夫之妇或者有妇之夫发生关系,都属于邪淫。其他如强歼、手霪、乿沦、同性恋等都属于邪淫之列。佛教在家信徒的居士五戒,包括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其中戒淫一条,即是指戒邪淫。因为在家信徒,都有妻室儿女,夫妻不可能没有性关系,所以佛教把夫妻之间的性关系叫做正淫,把夫妻之外的性关系叫做邪淫,正淫是允许的,邪淫是不允许的,要戒除。

《欲海回狂》旨在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出世与入世不相脱离,所以此集内容,正如安士先生所说:有为保家而发者,有为保身而发者,有为获福消灾而发者,有为修身养性而发者,有为超生死出三界而发者。譬如药草店中,万物皆备。惟在自识其病者取之罢了。

下页:《安士全书》的中国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