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学基础知识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专题:四念处 作者:广超法师 ( 字号:   )

行时知行, 住时知住, 坐时知坐, 卧时知卧, 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 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 一举一动, 内心对这些行动, 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 心念粗, 行时不知行, 坐时不知坐, 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 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 哪一只脚先踏进来, 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 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 不容易观察到, 而这四念处中, 身体的行动最粗, 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 不作任何事物, 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 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 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 吃饭, 穿衣等动作, 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 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 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 呼吸是最粗的动作, 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 它的长短, 是呼出的气息长, 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 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 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 出来有进去, 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 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 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 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 执著它;不只是如此, 我们对于他人之身, 也有爱染与执著, 故有淫欲之念, 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 从头顶到脚跟, 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 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 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 然后对它起爱执, 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 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 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 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 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 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我们从未想过, 天天冲凉, 频频照镜子, 认为很满意, 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 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 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 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 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 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 身体是漂亮的, 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 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 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 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 白一块, 青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 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 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 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 只剩下筋骨, 更进一步, 连血涂都没有了, 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 筋肉与骨头都分散, 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 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 乃至最后变成尘土, 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 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 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 我不走过去, 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 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 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 由不得我们做主, 死后身子变坏, 剩下白骨一堆, 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 是以观察死尸, 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 五脏六腑组成的, 没有一样是干净的, 最终是会变坏的, 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 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下页:二、受念处:观受是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