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菜根谭的智慧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来源:民间善书 作者:圣印法师 ( 字号:   )

乡间农村的耕种老人,生性纯朴未被世俗习染,每日三餐饮食简单。一旦谈论起吃黄鸡喝白酒来,他们就感觉非常满足了。如果再谈论起达官贵人的美味食品,他们反而贫乏无知。他们四季所穿的衣服只是些粗布的袍懊,如果和他们谈论起緼袍布衣,他们都懂得怎样穿著制作,如果再谈论起大人王公的朝服衣冠,反而认为是台上作戏人穿的服装。

由此看来,乡间的农人得天独厚,不失本真,所以欲念淡泊,心性纯良,而人生本是苦乐相伴的世界,唯有农人乐多而吉少,这是在人生的第一等境界啊!

【后集一○二】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不知;语以緼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在自己心中如果没有种种妄念和分别,则观心与观念的事全无必要。所谓“观心”与“观念”,是因为有了种种妄念。以一切都是无常观与不净观者,也是因为执著一切物是常住,一切的物是清净洁白,为了除去这些错误观念而修持。人如果连这种妄念分别都没有,那就没有修持的必要了。

然而,人的心原来是否有此妄念分别?可以说本来是没有的。但因人时时起这些妄念,这种妄念才真正的存在。不但妄念杂心不是实体,人的本心实在也是虚幻的。至于佛家所说的观念,不但是多余的事,反而增加了无数的烦恼与障碍。

其次,以万物为一指,这不但也是多余,结果反而把本来同一之物给剖析分解了。天地本是同根,万物是一体,你应当任其自然,不必用手去触它,现在你要去齐它,就开始发生出异同了。

拾得说:“拿著篠帚扫地,深泊扫起心上尘。”意思是说我们人的本心本是清净没有一点尘埃的,用篠帚的目的是在扫除尘埃,这样反而把心中的尘土扬起来了。佛家的观心、庄子的齐物,本篇说明心空物一的道理,后来的人拘泥在观心齐物上面,更进一步解说,反而起了障碍、发生矛盾了。

【后集一○三】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下页: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