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儒家人本思想利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仁”的核心即是“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地之中,人为贵”。儒家认为要管理好国家,关键在人。儒家经典《中庸》里面记载孔子的话: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意思是说。如果由贤良的人来治理国家、处理政事,政绩一定显著;假如贤良的人不在了,仁政也就消亡了。所以,政绩的优劣,关键在人。儒家的“人为贵”思想要求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这种思想,就是要使每个员工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二)“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论语·颜渊)。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三个特点,即爱的广博性、等差性和对等性。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是由孝悌开始的。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到孟子则讲“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说,人要关爱他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还要尊重其他所有人的长辈,爱护其他所有人的晚辈,这就是爱的广博性。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即儒家的“五伦”思想。“五伦”即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体现了爱的等差性和对等性。

“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可以促进管理者对待员工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真正把他们当作组织的主人,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爱的等差性思想,则可使管理者重视领导者和员工职责权限的分工和差异,树立领导的权威性,确保管理行为畅通,做到令行禁止,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爱的对称性思想,则可使管理者与员工互相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三)“正己正人”。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是为政者“正人”的前提和基础,是“正己正人”思想的基本要义所在。儒家认为,修身是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者只有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家族;只有管理好家族,才能管理好国家;只有管理好国家,才能管理好天下。循着这样的道路层层推进,才能最终达到“安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一切管理效果的最终取得,都必须建立在管理者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儒家的“正己正人”思想,则可使管理者作好表率,主动关心群众,深入基层,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这样上行下效,员工就会以组织为家、克己敬业、积极主动工作来回报管理者的关爱,组织的工作目标自然就会得以顺利实现。

(四)“为政以德”。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如果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子上,众多的星辰环绕着它。他还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是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予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礼教去规范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员工犯错后。若以怀柔政策对待他,以道德标准而非冷冰冰的制度使其认识自身的错误,以礼节准则鼓励其改正错误,则往往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若以德教化员工,给予其改正的机会,错误和过失则可能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和组织的无形资产,犯错的员工才会心悦诚服,才不会再次犯同样或类似错误,还可能对领导的宽容心存感激。(王思语)

下页:儒家中和思想与人际关系及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