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传》。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美名;恶行不积累,不足以灭亡其身。小人把小善看成无所获益的事而不屑于施行,把小恶看成无伤大体的事而不愿意去除,所以恶行积累满盈而无法掩盖,罪行发展极大而难以解救。
“噬磕卦”上九的爻辞曰:“何校灭耳,凶”,是说肩上扛戴着刑具,遮住了耳朵,凶险。孔子的解释旨在说明善恶都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强调“积”的重要,表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忽略养成好的习惯,而对恶应防微杜渐,也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恶都不是一朝一夕之故,乃长期积累而成。君子探究精微义理到神妙的地步,知大善积之于小善,故积小善而至于大善,能屈能伸,能往能来。小人则反是,不去小恶,渐成大恶,终不可解救,追悔莫及。
宋人记载了这么一个“一钱斩吏”的故事,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发: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库工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旁头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查出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惩罚。那个库工狡辩,说:“一文钱,小事情,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不能杀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他就自己走下阶,用剑就将那个库工斩了。然后到府中向上级详细说明经过揭发自己的罪行。崇阳人至今还在赞扬这件事。大概从五代以来,这里的士兵侵犯将领主帅,这里的小吏欺压长官,残余的不良风气到现在还没有除尽。张乖崖这个举动,不只是为了一钱,它的意义很深远啊,这件事很伟大啊!张乖崖本来只想棍棒惩罚一下的,没想到这个小吏如此嚣张,为了杀一儆百,也为了矫正“胥吏凌长官”的官场陋风,张乖崖先斩后奏,此举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不仅仅是对个体而言,还含风俗而言。陋风如是,见怪不怪,一旦有正直之人出来,就不知道谁是灭身之人了。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耳熟能详的告诫,都是在说积累的重要性。从中应领悟到见微知著的道理,关键是一个“积”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任何事都应及早从源头处加以辨别,善行则积极引导,恶行则坚决去除。由此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要提高自身辨察错误的能力,及早防范,把恶的幼苗扼杀在其萌芽的状态中,以防其发展壮大;二是要提高自身德性修养,勇于为善、乐于为善,由微而著,由幽而显,积成大器。
明善去恶,这两个方面是修身的重要内容,为官之人应特别重视起来,《大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官员的身心修养是为政治国的根本所在;孟子也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可见修身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为官者应从这两个方面多多省思自身的行为。一方面应注重积累自身的善行,这个善行既表现在尽职履责、多做实事、为民谋福层面,又表现在加强业务能力、思想素质的培养,做一个“能臣干吏”;另一方面应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糖衣炮弹的攻击,否则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多少失足官员现身说法,都是悔不当初,没能坚守住底线,以致“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悔之晚矣,所以为官之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应丢失。
总之,其端甚微,其势必盛。辨之于小,慎之于微。谋事之初,应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