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修身齐家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道德意志的主体性意蕴--君子必慎其独也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在先秦儒家看来,道德意志是人的道德品格的显现,是一个人对于“仁”的道德境界的坚持,也是人在逆境中坚持道德行为的信念基础。没有了道德意志的主体性意蕴,没有了这种抵制诱惑、抵抗压力的道德意志力,那么人在道德生活中的自主性显然将无从发挥。逻辑地分析,先秦儒家道德意志的主体性意蕴主要包含两个维度: 一是时间性的维度,二是空间性的维度。

首先,在时间性维度上,先秦儒家认为,作为道德意志的主体,人必须能够在时间考验中始终如一地坚持道德信念,坚持对于仁道的信仰和实践。因为时间最能考验一个人的道德意志,只有经受住长期的时间考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道德信念才是可信赖的。当然,始终坚持某种道德信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其不容易,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论语》中有这样两段话: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颜回与其他弟子的区别正在于,颜回坚定不移地成为了道德意志的主宰者,是一个完全的道德意志主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正是指颜回在时间维度上能够超越限制,达到道德意志的主体性境界。曾子承接了孔子的道德意志主体性的思想,在时间性维度上更显得小心翼翼。他认为,道德意志的主体性必须以“锱铢必较”的时间计算为基础。“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指作为道德意志的主体的人,必须在短暂的时间中不断地反思自身,反省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从而锻炼自身的道德意志。如此,在时间维度上,道德意志的主体性才能够成为主导道德行为的决定性力量。

其次,在空间维度上,先秦儒家对于道德意志的主体性也同样重视。先秦儒家认为,有德者在任何空间中都应该体现出自己的道德精神,都能够实践儒家的仁道。而在任何空间中实践儒家的仁道,其前提就是个人的道德意志能够经受不同空间环境的考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论语》和《大学》中的描述: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从以上描述中不难看出,先秦儒家认为有两种空间环境最可以考验一个人的道德意志的主体性: 一是“陋”的空间环境,二是“独”的空间环境。在“陋”的空间环境中,个体面临着极度的物质匮乏(正如颜回一样),外在的诱惑很可能“乘虚而入”。在这个时候,道德意志的主体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道德意志的主体性,人也就失去了对物欲的抵抗力,从而难以践履儒家的“仁道”。在“独”的空间环境中,个体的道德行为不受任何监控,个体所做的事情也是任何人都看不到的。正是在这种空间环境中,个体的道德意志主体性才真正显露无遗。人只有能够在“陋”和“独”的环境中始终坚持道德信念,始终选择道德的行为,他才能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性存在。(叶飞)

下页: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