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大学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以“诚意”来待人,用“诚意”来做事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徐醒民

下面再举出诗,“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诗云:这个诗它有两句话,“于戏”是读呜呼的,于戏是赞美的意思,“前王不忘”就是这一句话。这个诗云:也是诗经里面,诗经有风、雅、颂,最后是颂体,这个颂是周家的,周家叫周颂。周颂“前王不忘”,“前王”指的是周家那个时候,有文王、武王,这个周颂里面,有一篇诗叫作烈文,烈就是轰轰烈烈的烈字,文章的文,烈文这一篇诗,这篇诗是因为那个时候周成王,原来是年纪轻由周公摄政,就是代理天子,到后来成王年纪长了,周公再把天子这个位置交还给他,因此成王来继位的时候,成王继位的时候他在祭祀宗庙的时候,各国诸侯来助祭,在祭祀有一篇诗叫作烈文,烈文这一章诗有好几句,这是最后的那一句话。最后的那句话,“于戏”就是赞美前王不忘,前王指的是武王,武王之前还有文王,他们的道德,作的有功于天下天民的这些道德,这个事业,这叫“前王”。“不忘”,后代的人不会忘记他。

为什么后世的人,不会忘记他呢?下面这就解释。“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指的前王,“贤其贤而亲其亲”,前王都是圣人,文王、周武王,文武都是圣人。有亲近贤人,凡是有贤能的人,这些前王都会去尊敬他、亲近他,请他来帮他来办政治,这是“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个“小人”对于“前王”,“前王”既是圣人,除了尊敬贤人,亲近贤人,让贤人都不忘记“前王之外”,那些“小人”,“小人”这里指的是一般平民,一般平民“乐其乐而利其利”,前王对于一般平民,是什么呢?民之所乐而乐之,民之所利利之。前王这些圣人,他的治国、平天下,一切都是以民众所需,为最重要的一个办事的重点。“乐其乐”这个乐,也有人读乐(要),其乐,就是民之所好好之,凡是民众所乐的,所利的,前王都顺乎民心,民众心理所须的,前王都是来,顺乎民心所求,这叫“乐其乐而利其利”,所以在这里讲,君子小人,“君子”是在位的人,“小人”是一般平民,对于“前王”无论后来的,君子与小人,以及当时的也是如此。都是觉得“君子”觉得前王,能够尊敬贤人,亲其贤人,小人都感受,“先王乐其乐,而利其利”,因此无论是君子小人,“没世不忘也”,“没世”,终身都不会忘记这个“前王”。
  
   这是用这一句诗里面,结束前面的那一段,前面那一段,是讲要“诚意”,诚意正心,既是要“诚意”,前面也举出,卫武公是一般人,不会忘记他。现在这个在周颂里面这一句诗,举出周家的文王、武王,前面有卫武公,这里讲周武王。都是来证明前面讲“诚意”,你办政治是国君也好,天子也好,都要一本诚心“诚意”的,来替国家,替天下来办事情,这是讲大学解释“诚意”,就拿治国、平天下,这个事情古人来作一个证明。古人就国君卫武公来讲,就天子文王、武王来讲。文王那个时候,当然还是个国君,还没有作天子,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再追自己的父亲文王,封为王,原来文王是叫西伯昌。这样看起来文王既是后来,追赠为王,所以文王、武王,他这个治国、平天下都是诚心,诚心诚意的来替天下人办事情。只有这样一本诚心来办政治,政治这样办成的时候,一般老百姓,无论是有道德的君子,或者是讲在位的君子,或者是不在位的一般平民,没有人会忘记他,这就是感动天下人。你办政治,不能欺骗人家,不能用骗人的那种讲究“术”,“术”就是谋略,这些不能够取信于人的。要用“诚意”诚诚恳恳的,就把天下人的事情,当作自己事情来一样的办理,这就能够感动天下人永久不会忘记。

你这个圣人,这就是大学讲,这个“正心诚意”,就是证明这样的办政治,所收到的天下人这样感动,永久不会忘记,这就是由于“诚意”,拿这个事实来证明,我们学大学要诚意正心的话,就要这样学法子。所以“诚意”就是用出来的时候,我们今日之下从事政治的话,固然要拿这个“诚意”来办理政治,就是不从事政治,我们作那一个行业,我们都要拿这个,“诚意”来作事情,拿这个“诚意”对待一切人,这就是修养。这就是修我们自己的“明明德”。“明明德”怎么个“明”法子,就要把自己的意识能够“诚”,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要看看这个念头,是为人还是为自己,为自己就不诚。说的话、作的事情都是欺骗人,为人大公无私,这个是说话也好,作事都是非常诚实,一句话也不会欺骗人家。作事是如此,作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个就是“明明德”,只有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明明德”,这是讲这个“诚意”。所以后面这两段,举诗经里面古人,有的是国君,有的是天子,拿古代这些人作一个,事实上的证明,我们学这个“诚意”,就在这些我们日常,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待人接物的时候,就要用这个“诚意”来表现。用“诚意”来待人,用“诚意”来办事情,这就是我们自己来讲,就是明明德的工夫。

下页:大公无私,为天下人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