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常礼举要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午、会客
类别:儒家礼学 作者:李炳南

会客,客人到我们家来,与我们见面叫“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见先致敬”,不管客是生客、熟客,我们是主人,只要上我们家里来的,都是客。我们是主人,主人对人家得有礼貌,这个是应该的。我们上他那儿去,他没礼貌,是他没有受过教育。无论什么事情,先责备自己。先别挑人家的毛病。这就是来了客人的功夫,我们先行礼。

熟客呢?见面就不必行礼。譬如你们同学们天天见面,若见了面还必得脱帽鞠躬,此属不必!这个有通权达变,可以怎么呢?可以见了面,不必行礼。在街上走,见着了,说:“早啊!”这就叫礼貌,你先打招唿,这就行了。

这一个“道寒暄”是古时候的打招唿,寒是冷、暄是热,见了面就问:“今天好吧!”虽然行礼,见面可不要呆板板,要自然!这些地处要日久天长的练习。教的人只可以介绍个大概,听的人在乎自己用!大小事都是一样。会用的人,自己用的自然。不会用的人,呆板板地,弄得叫人不舒服。

生客呢?“请姓字住址”。客人来了不认识,一见面就问贵姓,字在现在不大兴了,可是读书人到二十岁,别人格外送一别号,就叫个字。譬如先总统,姓蒋、有名,他还个字,这不是有名有字嘛。唐家郭子仪,名叫什么,字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他的最好朋友叫李白,李白是名,号叫太白,这不是有字嘛!古人没有不字的。例如念论语,每个人都有个名,子路是姓仲名由,字季路。现在这个时候,一切都是西洋化,不要这些了,讲求简单。

问了以后,再问住址,这预备干什么呢?预备后来通信。这是第一步,见生客。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及门先趋”,大家听明白,及门,从前有大门、二门,现在不是了。现在吾的门就在街上,住的屋门就在街上。原来让客在前走,走到看见前面是门,我们跑到前面去,干什么呢?给客开门,这叫“及门先趋”。已接近门了,先跑到头里去给客开门去!若让客人在前走,到了门口说:“您先进去!”那就不行了。

上次所讲,当差的,只能在主人后头,不能在前头。晚上点着灯去接客人,说:“我在后头嘛!”书是讲,听是你啊!?总而言之,禅家讲究悟,大小事情一切都在悟!没有一条不在悟的!

先趋干什么呢?怕你不懂,下头注上一句,按文理说,这就算注解。先趋就完了嘛,还有什么话好讲呢?为什么先趋呢?有个问号,“为客启阖”,为客关门,或为客开门。

这个都得记在心里,到时候都得照办。为什么呢?这叫世故,也是人情,连这个都不懂,四库全书都念完了,也没有用处。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怎么还要每门呢?现在你光住着,门在大街上,一开门就是房子了。可是古时候那房子不一样啊!从前都是大门、二门,都有院子,都有天井。每逢走到门,就是到了屋里头,还有套房,再让你上别的屋里去。只要是往前路走的地处,就要在门口先让客,这是礼貌。

也有客人是年轻的,比你晚一辈,你也不能说我是长辈而在前头。你是长辈不错,你不是他家里的父兄,他是外人,外人就是客,上你家里来了,人家就是客!总是对客得恭敬,这是很要紧的。

每个门总要让客,客人或许怎么也不肯,也有啊!懂礼的客让个两遍,接着再让,那要让到几时啊!若必得如坐席似的,让上半点钟。让的你拉我扯、一蹲,把后头的牙碰掉了,必得那样啊!那就叫不知礼了,再一、再二三就行了。

年轻的客人,怎么样也不上前去,这个就通权达变了。譬如吾现在就碰见这样的,上吾那里去,让他到里面去,说什么他也不在前头走,那怎么办呢?接着让起来,就耽误时间,那就说:“好好好,吾给你开路”,当开路了。这一句就敷衍过去了,什么都得变通!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什么叫安座呢?你这屋里,有的是座位,让客请坐,坐哪个地处呢?这就叫安位。坐席是必要的,到了后来,通变的方法,在桌上摆上客人的名字。这是变通方法,主人都定好了位子,就按着次序坐,这你要懂。

客人上你家去,你把客人往那里安?这个位是上座还是下座?你都不懂,你把主客放到下座去,你认为是上座,为什么呢?你平素就没受过教育呀!这还要说什么呢!再没受过教育也二十多岁了,所谓“冠而字之”,你成年了,二十年来你都没看过吗?你家没有椅子、桌子、上座吗?吾这话就不好听了。你活了二十多年,你那个家庭是什么家庭?这你想想!现在是乱七八糟都在那作梦。

从前人懂这个,客人进去一看,主人手足无措,心里就耻笑我们,不但耻笑这个人没家庭教育,还笑是谁负责你的教育呢?父母!这句“没家庭教育”连着笑两代。想想,所谓“污辱祖先”,还不是这些话吗?现在说句苛薄话,有人说:“孝、弟、忠、信、礼、义、廉”就完了。上一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一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就样就对完了!

这有什么不好呢?吾讲过的,你听过的,你就明白了。吾是佛教徒就不该讲,你再叫吾讲两次,那吾就不愿讲了,就没法子了。  咱上次讲的“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吾也不再讲,你们今天谁愿意答覆我那一句?吾再讲这个。

要教到几时啊?白了鬍子还是书呆子!上学无非是学办事,会办事虽然没读过书也能行。论语先进篇,子路说过:“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而后为学?”大家知道吧!四书都讲过呀!子路有政治才能,孔子劝他读书,他说:“何必读书而后为学?”,你们是年轻的,你学了几天?吾学了时间可太长了!吾还没忘呢!朱洪武做皇上什么都懂,问他为什么?乃夜梦五经。晚上做了个梦,五经四书都念通了,那简直是胡说八道,哄人的话,胡说八道也得说出个道理。

客人来访,这必得“安座”,不是酒席那个座,平素在家你得懂得让客安座。不要让客到下座,否则自己找难堪了。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室内有他客”,这是说会客,你上人家里去,还有其他客人,人家上你这里,你屋里早先有一个客人。这一条是指两方面。

“应与介绍”,他两人不认识,都在你这个桌子上坐,你跟这谈话又跟那个谈话,他两人都隔了一层,礼貌上必得介绍介绍。介绍的功夫,这个大家必得注意,“先介幼于长”,懂这一句就行。介绍时看那一个年长,那个年轻,把这个年轻的,姓什叫什地介绍给长者,说了这一句就可以。下头再说这几句,虽不是博士卖驴(参见“访人”的第十二条),但也是多说话了。现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法子?不能举一反三。

“介卑于尊”,地位低的,先介绍给地位高的。

“介近于远”,你家在中正路,我住在南屯,都在台中,你介绍时,若客人住成功路(靠近中正路),则先介绍那位客人给我。你与他近,我住南屯较远,这与上句一样。

若“同伦则介前于后”,先来屋里这个客,就算半个主人,后来就算是客人,怎么介绍法?介前于后。

吾虽然编的很浅,但吾採取的书可不浅,都是礼记上的。

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来了客人,最低限度倒杯茶,还有摆水果、摆糖,这是常有的。臺湾从前都讲究这个,吾来了就是这样。“敬茶果先长后幼”,你可别按前面规矩,介绍远的、介绍近的那个规矩。谁的年纪大,敬茶就敬那个人,先敬远客,后敬近客,将前面的规矩反过来就可以了。譬如,台北客人来莲社,你们倒茶,吾是老师,当然先倒给吾,可是吾没敢喝。外头来了也是老师,你却倒茶先敬吾,后及客人。吾说过多少次,必须“先生后熟”,他是生客,我是熟客。

让酒或让茶,都讲究礼貌。礼貌是动,动就是礼貌,不动就是安,一动就是不安。安然自在,在家里行,凡是有客上你家,你安然自在,就是架子大,不肯理人,这话可懂了,所以是必得动作。让酒,从前很讲究,主人拿着酒壶到熟客那里先敬酒。这个礼,现在学校不讲这个,不能怨你们大家,你们没受过这个教育,能怨你们吗?这怨谁?家庭怨父母,学校怨老师。三字经里的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都有责任的。

七、主人必下坐,举杯让茶。

譬如吾是主人,头一杯酒,主人先敬客一杯。这头一杯,要站起来接受,礼尚往来,来而不往,或往而不来,皆非礼也。头一杯,主人已经站起来,人家敬你,你不站起来吗?让茶呢?头一次也是如此,若不站起来,也得双手举杯说:“请喝!请喝!”客人要察言观色。第二杯,主人又站起来了,客人这时要说话了,好!我们大家起来回敬主人。主人说,这是第二杯酒了,大家请坐,别再劳动了。再下一杯,主人若起来,就可以请他坐下。你要起来,我们大家都起来。懂礼貌的,这时往下坐,举让举让就可了。如若你怎么说,吾必得站起来,这个叫固执不通,这种酒宴吾受不了,唱一回就站起一回,这个样子吾受不了。

佛家规矩,吾给大家说,要行三顶礼。受戒、受律、见了法师,不得不顶礼。一顶礼,法师说:“一礼”,就一礼,绝不必跟他二礼、三礼。你若必得二礼,三礼,依礼上说就麻烦了,“恭而无礼则劳。”无论什么事,中国学问讲究适中!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客去必送致敬”,客人要走要行动了,我们主人能坐在那里,让客人说:“不送哦!不送哦!”那是客人给你太好的教训。你必得送他,吾给你说。有人认为“送你嫌关系疏远了,不送显得密切”,你看,这是什么话,这个你自己想去!所以世故人情不是一件很容易之事。必得致敬,这是普通的话。

下头是特别的远方客,上头是此处本城的客人。远方客,你送到那儿呢?大门、二门?你听明白,你必得送到大门外。现在没有大门,不能在塌塌米台子上就送行,必得送到外头去!如灵山寺还有个院子,虽没有前门,要送到后门去。当家师送客到墙角,因为有其他事的原故,而客人坚请留步,又有年轻出家人愿意代送,这就可以了。

可是远方客则另当别论,咱们又以灵山寺来论,因灵山寺地处你都知道。那里来的客呢?台北来的客!到了灵山寺谈事,谈完了,你不能送到门口就完了,那可不行!台中的客人,你可以送到大门口外。台北的客人可不行,你得送人家到车站上,懂得吗?

这些东西愈研究愈有学问。如果他自己备有车、马,一定要走到门口,他还不上车,他要是不上车或不上马,牵着走,你就跟着送到城外。乡下与城里又不一样,要送到庄头外。在庄头里,客人不上车、不上马,他就是懂礼的人。到庄头外了,请你上车或上马,因为你客人不上车,我主人不好回去。主人若说:“还得送”,当然那个客人就会劝你回去。主人说:“那你不上车、不上马,我不能回去。”你说这个,他只好上车或上马,这都是礼貌。

吾给你说,这一点要是学不好,在本国难看是小事,要在国际上是失去全国的礼貌,说:“中国人不懂礼貌!”一个人错误,让全中国脸上抹层灰。干什么必得问,干什么你得学,学礼呀!同学们,吾对你们是爱之深、责之切,不爱护你们,吾给你讲这些东西干什么?为着叫你得好处。

学什么东西,要学开悟,先学警觉。人家还没动作,脸色一看就知道,察言观色很重要。这个不会就没警觉,没有警觉那就没办法。你说读书为了开悟,好难了!好汉吃亏不退心,吃了多少亏还是往前干,吃了亏都是长学问,下回什么就都懂得了。若不是人才,一碰钉子就不能干,一干就碰钉子,碰钉子碰到死──入殓。你看歷史,张良与韩信,张良比较知人情事故,所以能逃过劫难。韩信逃不过劫难,这怨谁呢?所以古人说:教书很少下十八层地狱,因为多下十九层。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远方客专来”,那时乡间没有旅馆,远客来了,照例地问问:“您还预备上那儿去?”如非路过,要赶紧给人准备屋子,人家晚上能到那里去呢?咱们没有屋子,也要准备房间给人家,或者有旅馆,我们帮他开旅馆,没有则要在家中住下。或者邻居有闲屋,但大家听明白,不可把自己客人让到邻居家中住,你自己去借邻居屋住,除非客人与邻居够上十二分交情,否则不能把生客往邻居家安,这不是简单呀!

当然客人来了,要先请吃饭,客人一定会说:“我吃过了,我吃过了”,你当然要问:“在那里吃过?”有些人会饿着肚子不说。即使吃过中饭,咱要说:“一路上辛苦,晚饭提早”,这是人情事故。

咱们厕所如不干净,赶快清洗清洗,领着客人大小解,这也是人情。家中浴厕方便,就请客人沐浴,不方便也请洗脚,一盆洗脚水可得预备。夏天当然要洗浴,冬天一天、两天不洗也行,但预备一盆温水洗了脚,脚温暖了,才容易睡觉。这领导沐浴,最起码要准备洗脚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他自己有车有马很好,自己没车没马,你要送他到车站。你要不信,你看看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上黄鹤楼,念过嘛!李太白这么狂的人,送客还送这么远,你的架子比李太白还大吗?李太白在经典上叫杨贵妃磨墨、叫高力士脱靴,气势狂到这种地步,送客却还这么恭敬。你念的诗上那儿去了?客人开了车,你才回来,车不开你就别走!

以前科考没这么容易,有人考到五、六十岁,还叫做童生,人称“老童生”。吾给大家说,那个时候的童生,成了秀才就不叫童生,那就是副生了。那个时候有副榜,正榜没有他的名字,副榜上有名字了。副榜上考个第一,这虽然没什么名字,副榜是第一,这时好几县都知道他,这个人就闻名。那时候的副榜,比起现在的文学博士,有如天地旋隔,不能讲了。

跟大家说这个,你要明白。像吾这样的人物,就不敢跟人家比,吾说实话!  

那么今日之下,咱们学了几天,够学分了,其实什么也没有,也不知够了什么学分。咱不懂得的这个东西,所以是弄得不成话说,完全是上欺下骗,煳里煳涂一套。你们诸位非得自己用功不行,最低限度,这个“经典”,人生必学,什么是人生必学呢?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就在四书里面,四书扎住根,五经也是以四书最根本。四书是树根,六经是树干,二十四史是树条子,给大家说吧!

树根很要紧,要这么想,那又坏了。没树根,树条、树叶也不长,树上头若没树条子,叶子,树根也烂了。这个在学校学植物都知道,长起叶子你就剪,这个树根就烂,就完了。

这个二十四史咱们谈不到了,今日之下咱们怎么样也办不到。最低限度,吾讲吾的,你们诸位要多少地想进一点步,吾也没功夫讲,吾是快死的人了,你们诸位自己修去。爱修不修在你,咱们诸位是朋友,只可劝你们诸位,最低限度你得把这部《通鑑辑览》读完。这就好比我们在吃饭,《通鑑辑览》好比菜汤,诸位吃饭要是什么菜汤也不要,光吃白饭,有几个人能吃下去?总得好好地吃菜汤,没菜汤不行,有菜汤,饭才能吃下去。

咱们说实话,他们怎么着提倡,贴标语,劝人忠孝节义,都是一点用处也没有,没根有什么用处?你们诸位知道,说国家的三民主义,第一条“民族主义”就扎不住根。咱们民族,族发在什么上,谁能讲得上来?有的学生说我懂:“在血统上”,血统是条件之一,亲兄弟一个父母生的,一个胎胞生的,这个血统一点都不错了吧!今日之下,很多兄弟分家,为了钱财打官司。不但是同胞兄弟同一血统,现在都有人杀父母、打父母,这血统有什么用处呢?

民族主义除血统以外,再找,找什么?这就讲不起来。这个东西难说了,现在只要洋人想拿我们一块地,我们之中有十分之四真正爱国的人就不错了,你行吗?你说:“我听过文天祥正气歌”,吾给大家说,今日之下这也绝对不能讲了。你会问:“你怎知道?我们学校教授都有讲过。”这正气歌不是一个朝代的事情,他没有看过歷史,他怎么能讲正气歌?绝对是无法讲。

你们说:“某人数典忘祖”,这是骂人的话。吾给诸位说,能数典忘祖就是好的。这话怎么讲呢?数典、忘祖是两桩事情。把古书经典都查了查,忘了他是怎么回事情,至少他还有典呢!现在连“典”也没有,忘祖是当然的事情,连典都忘了。就说个最普通话,你开商店,不论干什么,你得有本帐,这个帐都算得乱七八糟,你干什么?能数典忘祖,那就算好人,算不错了。吾今日之下,讲古书经典,也是数典忘祖,怎么呢?你不信你考考吾,二十四史吾不能读熟,记不大清楚。你要说这部《通鑑》自开头一直到底,差不多的事情,里头那一些奏摺,吾也背不下来,可是那些要紧之处,吾说得上来。为什么?人老了,都忘掉了,人老了就煳涂了。现在还煳涂一半,十分之中才煳涂八分,还有二分明白,要没二分明白,吾就不能在这讲了。

你不信,你不必活到九十多,你活到八十岁,再请你上台坐在这儿讲书试试,你讲着张三,讲着讲着,讲到李四的身上,走了模样。怎么个走模样?因为你已经煳涂了嘛!虽然是乱七八糟,在梦里不以为是乱七八糟,他认为是很对,不但是在梦里认为很对,醒了以后再想这个梦,还说:“那里那里,该怎样”(雪公讲至此,自己也笑了)。醒了还是做梦,到了这个样子。

吾给诸位说,真正多数人不会以为:“你是台湾人、你是福建人”,可是现在住在台湾地上,你离了台湾这块地上,你不能生活,这个懂也不懂?现在你在这住十天,这台湾土地就是你十天的再生父母,说这干什么?真懂这个,就绝不听马克斯。□□谠与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不是我们中国学说,也不是我们中国人,信那个干什么?信别个国,叫个洋爸爸,他还当洋爸爸;□□谠他来,叫他爸爸,他还不当。国家不在根本上栽培,光说□□谠不好,这个不中用。□□谠对我们好又怎么样?现在□□谠在内部完全变了手段,今天东,明天西,乱七八糟。

“狗”,吾给你们讲过。有人很穷,牠两三下就可适应这个穷主人,可以看门,待了多少年。或是那一家主人对牠不好,一进门就对牠打,也没得吃。某一家愿意对牠好,餵餵牠,晚上叫牠看门去,狗就是饿死也不会上对待牠好的那家去,帮他们看门。猫行,狗不行,所以狗是朋友。今年是狗年,吾也是狗尾。

总而言之:“博我以文,约之以礼”,《常礼举要》这是一个简略的礼,你不会这个礼,那个“文”也学不进去。

下页: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