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一个人要不妨碍人,自己得有团队精神,自己能振作、能控制。早晨谁不愿意多睡几个钟头?“不晏”,是指一定的钟点就得起来。吾到这里多少年了,春夏秋冬吾都自己整理被子帐子。
以前家里有人,吾还是自己整理,吾来到这里也是一样,可是现在老了,叠棉被就很费事了。所以说衣被自己整理,到军队还是教你这样。
我们到一个地处就要处理这个环境,使之井井有条、整整齐齐。吾有一个毛病,譬如东西未放定位,吾一看那个样子,就必须整理才出门,吾都让这些东西有一定位次。你把这个练习成了,功课也一定能做,念佛也一定一心,也能往生,你乱七八糟,一切随随便便,连点整齐没有,这能行吗?
从前内地商店,商品都有一定位子,你不信可以去问老辈的人。门口写的牌子就跟标语似的,果真是童叟无欺,就写上大字“童叟无欺”!还有一个 ,就是物归原处,在商店里头你要拿某样东西,拿那里就放那里,假如你从这里拿到那里,再找就找不到了。东西藏在那里,一百年也不会消失,它不会长翅膀,它上那儿去了?找不到东西,没这个道理。
为人子的起床后,整理衣被完,先见父母、早晨看父母起来了吗?晚上临睡觉,先到父母处,看父母再回去睡觉,这就是定省,这个日久天长就常了,不必教孝啊。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现在的常礼,是说“坐桌子、椅子”,你怎么不说坐椅子、坐板凳呢?现在请客、入席,席在那里?席都摆好了,请入席啊。开会也叫入席,到了屋里也没席,怎么叫入席呢?现在都叫入席,就不许我这样说入席吗?这也是随大家的方便。
古时候原来就是在地下铺上蓆,当中这一段供客,主人或在前头或在旁边。为人子者不能坐在当中,这是恭敬客人的地处,没客人也不能在那里坐着,即使没客人来,家里还有主人呢!就是家里的主人家长,都不待在那里坐着,位子是虚着,你坐在那里,你是要当客人吗?现在不那么讲法了,现在没有蓆子了嘛!假若是屋子里,譬如臺湾旧式的房子当中有一张方桌,旁边两把椅子,这是平素摆设。要是吃饭,把椅子架开、六个人一桌,后头这两个是当中,旁边那两个是两旁在左右,这是方桌 。圆桌要看摆的缝子,这很讲究!从前客厅摆设是一个弓字形,为人子的就坐在两旁。庙里讲经的人,在那里讲开示,穿衣打坐在正当中。
行不中道,你看看祭祀,祭祀的功夫,上台子的功夫是在这边上在那边下,没见在正当中走的呀!为人子的就是在学生地位上,不能在当中走。进去大门、二门,不在中央走,在旁边走,这是规矩。从前连正门都不走,你上庙里去不走正当中,这个你学了得记住,但是你会了不许你教人,去教你的子弟去。为什么现在不许你教人呢?因为现在不兴这一套了。有人说,现在人见了长辈,是用叫的:“喂、喂,你这个老头子上那里去呀?”现在兴这个!你讲这个常礼不合潮流。你要讲这个就是找倒楣,你会了不许也不能教人,吾把话说明白,你自己做,做得对不对也不必教别人说,一切就是自己不行,这是第二条。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这条很要紧,你上外头去,必得向家里老人说,我要上那里去,老人就放心了。
“反必面”,在外头办完事回来,先到老人跟前说我回来了,你再上你的屋里去。现在这一条可是特别要紧,为什么呢?你出去了,家里人也不知道、有人找你,老人还到屋里找你!没在家,走了还是没走都不知道,这是不行的。这里头如果出了若干乱子,说话就不好听了。再者,回来也不说,老人也不晓得你回来还是不回来。或者你到外头被扁钻插了一刀,走不动了,或被车子碰伤说不话来,你姓啥名谁大家都不知道,老人也照顾不到,那你又该倒楣了。你要是出去有说,老人有注意到,到时没有回来,老人会“依门依闾”,母亲靠着门等你。怎么等法?钟点一到还不回来,赶紧到你去的地方问去,若是没有在那个地处,又没有再上别的地处,这就出了岔了,赶快找警察,走的路线被警察一查,才知道有个人碰伤了腿已送到医院,父母就可以马上去医院照顾。有人说,给父母这样照顾照顾,与我有什么关连?你倒没关系,你不在乎这个,你父母可不行,他就连饭也不吃,也吃不下,你或可说他不吃饭他该饿死,那我就不能讲了,就不必上这儿来听。那有什么办法?那是合乎现代潮流,吾这一套不合乎现代潮流,好潮流吾就随、不好的潮流吾就不随。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上来讲了三条,现在讲第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为什么写这么简单?因为容易记才好用。这里说的“长者”,按着礼记上讲,年岁比我们大五岁,或十岁,或加倍,都是长者。今日之下不大讲长者,譬如,大家都是同学,你同学家里的子姪就是你的晚辈。同学里头,也有交情厚与交情薄的。交情厚的,礼可以变通变通,不必过分呆板,过于讲礼倒显得疏远,你要是明白这个就可以从容了。要是交情够不上,总而言之要恭敬人!
就是比我们年轻、或是同等,他要拿东西来,我们就得双手接,这样没什么不好之处。即使国家对国家,国家对国家怎么样呢?孟子说,以大事小,以小事大。小国事候大国,这是理所当然,我们的力量抵不住他们嘛!大国事候小国?这是什么道理?仁也!
这个大家要懂得,吾讲吾的。你们要悟啊!吾没法子,只有你们大家听了,你自己悟。这个“悟”说过多少次,无论什么事情必得自己悟。现在讲华严经,讲到“方便”,你要不懂方便、不会变化,学了就是书呆子,好处你用不到。这个要记住!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不管长者他给你时,他是两手还是一手,他是长者,我们就必须两手接。平辈或晚辈可以通融通融,他要单手、你也可以单手接,可以不必两手接。你要两手接也行,总而言之,恭敬人就好。你要双手接,跟他客气点,他会想:长者就是跟我不一样嘛!他如果聪明或可有点觉悟,无形中受了教育。
从前下生以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是教育,现在都不是教育,情形改变了!也有人认为:“你太呆板,太老古板了!”他不以为然。但是你要听明白,他不一定是坏人,他只是没有学习礼,他的心地或许很好只是没有礼貌。这个大家要知道,无论干什么都不是简单的,有的人很礼貌,他还是坏人呢!譬如王莽,谦恭得不得了,但很坏。他念的书也多,恭敬人也很自然,看不出是假的来。这些变化,你要学这着悟啊!吾稍微一讲,你或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你自己就进步多了,必得到那个样子,我就希望大家这样。这一条就讲过去了。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徐行,就是散步,慢慢地。徐行后长,慢慢地走在长者后面。要这么讲,谁也会讲,徐行后长是对了,难道快行就不后长了?徐行,是没事、逍遥自在地在那里走路,若有紧急事情,你还在后头慢慢悠悠地,那里能行啊!
吾在这里讲,讲不明白,咱讲个故事给你听!从前某人没了门,干什么也不会,只好给人家当差,当差不必有本钱也不必学。在临上工有人教他规矩:走路别在主人前头,记住了吗?记住了!另一条也要紧、也有好处,什么好处?你的东西,主人不用,主人的东西你可以用。这个记住了吗?记住了!还有一条:主人吃东西,你可别先吃,主人吃完了,剩下的你就吃,记住了?记住了!先记住了这三条再去当差。
这天主人在路上,家里已准备吃晚饭,当时天黑也没有电灯,家人说:“某某,你提个灯笼、接老爷去。”某人出去,在路上见了主人,手里拿着灯笼,他跑到主人的后头。主人说:嗨!你上前面去。不行、不行、不行!怎么说也不行,讲的规矩是我要在主人后头。主人在前头没灯光,一肚子气。
这一天,主人又出去,天晚下雨,家人要他拿伞去接老爷。他拿着伞走着,在路上见了主人,主人没伞,主人说:“你打了伞来,我们一起用吧!”不行、不行!讲的规矩是你的东西我用,我的东西你不能用啊。鲜事!这是第二回了,怎么没一点悟性!
回去后,主人大大不高兴,太太说好话也不行,这一闹出了事情了,小孩子看了大人吵嘴就哭了。其他大人赶快哄他吃奶,吃完了,剩下的,这位当差的就跑过去也去吃,为什么呢?主人剩下的嘛!这个就行了!
你有要紧事,或者前面有什么障碍,得跑到长者前头去啊!总之,要为长者多考量。
不疾行先长,这句顶着上句“徐行后长”,没事的功夫,不自己往前头跑。不疾行,“疾”是快速的意思。没事时,主人走的慢,你就走的慢。要是有事,主人慢走,你却不能慢慢悠悠地走你的。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不但是长者立不可坐,同辈的,譬如这个办公厅里,同样是课员,他跑到咱们桌上来说话,你在那里坐着,这不礼貌。人家上你这里来就是客,你得在你桌上地处站起来。为什么说这个呢?现在办公厅里,吾见了一些并不是如此,今日之下真是什么教育?他即使与你再熟,上你这来,你就得有点表示,再熟也不能熟得无礼,这话对不对啊?除非旁边有位子他坐下,你也坐,这也行!
你看看唱戏,先出来的得让后出来的,太太后出来,先生也得“夫人请坐”也得这样子的。看唱戏,吾每星期看一次,吾看一次干什么?上学啊!你会说:“你还用上学吗?”吾怎么不用上学?孔子说过,你入了坟墓就不上学了,吾怎么不上学呢!吾有好几个字不认识,吾来到臺湾才懂得的。长者立不可坐,往后一层,咱们同事也是一样,人家来我们这里,各人求各人的礼貌。
“长者来必起立”,现在不兴这套了。你若自认我算是个念书的人,我这个念书的真假莫论,什么叫假念书?念不通不是假念书嘛!从前士、农、工、商四类,士是第一,念书的,为什么位居第一?因为他无恒产而有恆心。念书的有些有钱,有些是出自寒门,穷念书的很多,他们什么都学,没恆产无关系,没有恆心是不能成功,这是第一。
上外头来,不论穿着如何,必得整整齐齐。商家人虽然穿着绸缎,一付很有钱的样子,不管有没有上了年纪对着穿破衣服的念书人,他们不敢坐隔壁,甚至不敢去陪他,怕他在桌子上念几句“之、乎、者、也”,大家不懂就很难看了。所以从前大财主都恭敬念书的,从前最有钱的是干盐务,现在就不行了。那时国家一些大建筑物都是盐行那些有钱人替国家盖的。可是只是有钱总觉得很难看,认识几个读书人,附附风雅,装装面子,就是对这般人说的。原来不懂风也不懂雅,也念上几句、学上几句,好在人眼前装装样子。
有回袁子才在扬州,扬州的盐务是很大。这一天作戏,有些人专开有钱人的玩笑,因为他们有“铜臭气”,这三个字很难听。有人说今天喝酒,高谈阔论要是没有佳作是不能下酒,喝酒嘛还作诗作文啊?不能就对对子吧!对对子就是故意开有钱人的玩笑。一看门口外的柳树、说“绿柳”,知道他是干盐务的商人对不出来。盐务商人一听是两字的对子,怕出别的对不了,就赶紧说:“我先对上就别找我”,想到柳树上的飞絮,又听说绿要对红,就说:“红絮。”全场的人哈哈大笑。袁子才平时书念得多了,没有也可胡造谣言,袁枚说:“大笑什么?这个有典哩!古人诗你或可忘了,『夕阳斜照桃花岸,落絮飞来一片红。』”大家也不记得是那儿来的诗,其实是袁子才自己造的,古书那里有?大家一听这两句有道理,夕阳是红的、桃花是红的,一照着柳絮,落絮飞来一片红,这下子大家说袁先生你念得书多,这过去了。盐务大老闆脸上也沾了光,第二天,一个大元宝就送过去给袁才子了,两句就是五十两。
从前凡是士农工商,商是最后的。各种商店里,固然干盐务的商人架子摆得很大,那是大有钱的人。而一般商店,你到柜台,在柜台后的人,平时大家坐着。一看有人往柜台来,这柜台很长,大家就全体站起来,这一路的掌柜全体站起来。这种情形吾见过。商人四类之末,他还这样!普通礼节人皆知道,这个大家可学着。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这一条是说不在长者座前,长者站着谈话则另当别论。例如长者坐着和别人谈话,晚辈不是出去,就是在一旁侍候着,不可在面前走来走去。若在长者前面踱来踱去,那是眼中无人。尤其是从前的年轻人,只要有长者在,不敢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这立不中门,怎么说?在家里不能站在门当中就是了。中门这个地处不是我们站的,你若站着,别人要走必得从两旁走,这不是明白了嘛!从前讲让路。
至于“门限”,现在已有的没有了。两扇门或者有“限挡”,没有限挡则有门限。门限为墙,门关了过去,有限挡着,风进不去,这可明白吧!
因门限高出一块来,你站在上头,高起一块干什么?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这条得念熟了,与学佛大有关系。为什么大有关系?修净土就是得一心不乱,什么是不乱呢?我说的一套就这样,永远不改变。我今天做什么功课,到临死断气的功夫也是这样,就能往生。现在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你的心里就乱七八糟,有乱七八糟的心就有乱七八糟的事。你自己看看,演戏表演的都是整整齐齐,一点也不会乱七八糟。咱们看唱戏,光看台前表演那一套,错一点也不行。譬如用手指物,是用一个指头,你却用两个,这就不行。
到后台去更不得了,后台规矩可大了,谁在那里坐着,都有一定的规矩。跟你说,人家那些东西在那些箱子里,丝毫不错。这个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人家唱戏一上场什么都整整齐齐,没有错的时候。咱什么时候能学到唱戏的规矩?谈何容易!古人云:十年可以出一个秀才、甚至出一个举人,但十年出不了一个戏子。
“立不一足跛”是指站的功夫,别叫一隻脚残废了,你在那站着怎么会残废呢?意思是这样,站着别跟残废似的。站着功夫,你听明白,你自己一个人在屋里那不管,孔子他在屋里怎么站呢?不知道、咱不必说。可是孔子自己在私室里,论语上有“夭夭如也”,意思是不必呆呆板板地,很自然地,这可行了吧!你譬如宋儒,名字就不必提了,往后嘴上少造些口业,必得在那里道貌岸然,岸岸然戴着道士的帽子,必得那个样子。所以外头有人说你是“书生,”,你把书给读“生”了,这个样子吾也不贊成。即使同事谈话站着,站着的功夫,两脚直直地,不是立正就是稍息,像下在众人面前表演,不敢随便。若一隻腿撑着身子就太随便,表示不恭敬。
礼记开头前三条“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身、口、意都要求敬,这三条大家都行了吗?从前在清朝时,你们都没见过,头髮梳辫子,到了夏天把拖在后头的辫子盘起来、叫盘辫子,因为天气热的缘故。上街去,忽然看有朋友,要赶紧放下来。就是衣冠身体一切都整整齐齐了,并不是表示自己是什么人,而是恭敬人,这以前跟你们讲过。
从前有一位不懂规矩候补官,夏天时去见巡抚,规定是不许拿扇子,这个你们都不知道。候补官见到抚台大人,当时天气很热,又穿了一身衣裳,又不能脱,他偷偷地拿扇子来搧。这位抚台大人也不好,有点做作,候补官也失了礼。当侍者端茶给客人时,抚台看他在那里搧,说:“你老兄天气热,帽子摘下,可以凉一凉。”候补官说:“好、好、好”就摘下来了。这人还不觉悟,还在那里搧。巡抚说:“天气太热,你宽宽衣服!”依规矩必得穿着外套才对得起人,抚台在这里啊!候补官说:“好、好、好”又脱下了大衣。这时巡抚说:“喝茶!”这是官场的规矩──“端茶送客”。主人一嚷喝茶,门口侍候者就打起帘子来喊:“送客”。当大官的只要站起来就行了,不必怎么样,站起来就往里头走。候补官他在这里,还不走吗?一喊送客,这位候补官又拿帽子又拿衣服,外头还有轿子,这样子如何上轿?你看看。
“坐勿展脚如箕”,这是一句现代的讲法,礼记那时不是这样坐着的,那时是榻榻米。大家会坐榻榻米米吗?有人是跪着榻榻米,有人会把两个腿向前伸了出来,这样坐着妨碍人,也不好看。现在人不坐榻榻米,是坐椅子,把两个腿伸出去,跟畚箕似的。别的人走着走着,不够细心的人,他就会被你绊倒,有这种情形。只要是公共地方,你不能把两个腿伸出来,也不能盘腿,因为怕妨碍人。譬如坐火车,有两个人,我在这里坐着,伸着腿,人家靠窗子,我在这里伸着腿。人家就会说:“先生,你把你的腿往里头收收吧!”,怎么了?我妨碍人我怎么感觉不出来?人家妨碍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呢?那样我会不高兴。你不高兴,人家也不高兴,还不是一样,这个得练习,练习不妨碍人。有些老油子,看你不规矩、伸着腿,明知你伸腿却假装没看见,故意往前一踢,你“啊”一下子,这要怨谁!
“睡眠不仰不伏”,睡觉的功夫,这个大家可以练习练习!“寝不尸”,你看死人,死的人都是仰着。睡觉时大家都仰着,一仰着就差不多是张口来唿吸,什么都吸进去,活不久。这个你大家练习练习,不但不仰不伏,也不能趴着睡,形式不规矩且也不卫生。必得如佛家右卧如弓,练武术的人都懂得这个。“右卧如弓”这腿稍稍往前弯,弓形似的,这个有多用处。卧如弓,有功夫的人都是左手打跨,右手托腮,这是实话,古人讲卫生的都讲究这个,武术家都是这样。右手托腮是什么用意呢?你常常摸嘴,嘴就往这里来,这些你们不晓得。从前食大鸦片的,必得右手托腮这样子吃,过一阵子他再换换,把烟斗放在在腮这里,他来回放,如果只一个架式,这个嘴最就歪了。
睡觉这一托就大有关系,佛家叫“狮子卧”,佛家的卧佛都是右手打在右腮那里。这个样子唿吸不必张开嘴、只用鼻子叫做龟息。龟最少活一千年,你不能活一千年,但是龟息可以活很大年纪。所以讲卫生的人,讲究龟息,大家可以练练,这是第九条。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在家或是公共地方,都是若干人同桌吃饭,预备什么饭就吃什么饭。若不能有同桌吃饭,吾吃不来,但是吾个人有预备自己吃的观念。同桌吃饭,你不吃菜没关系,若独吃美食,很不好看。咱们吃素的,这又例外,譬如吾吃长素,外头人不知道,吾不说他也不做素菜,就把荤菜夹在我跟前,吾不吃就是了,放在那里。他们拿筷、吾也拿,说:“好”、“好”,拿来吾也不看,照着他们往嘴里,吾把菜偷偷地放一边,模模煳煳地什么都过了去。
再说、同仁们有的宴席,知道某人吃素、预备两个素菜,这时吾还是谦让、请大家同吃。那些吃荤的、有燕窝、鱼刺、熊掌,吃得还不够,你这里只两盘青菜豆腐,何必还来吃你这个?就有这种不开窍的人,吾见的不只一个。他怎么呢?嘴里吃的油腻腻地,这里吃、那里吃,连你这里素菜他也不放过,这种人吾绝对原谅,他就根本没有这种教育。有教育地的人,让他吃、他也不吃。吾说诸位,假定你们要吃荤菜就别吃素菜。你要到荤菜的地方去吃素,就马马虎虎、敷衍敷衍,应酬嘛!也不必跟人家要素菜。出去吃饭是一种礼节,行这个礼节后,回家再吃。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这一条不仅是在外头同桌吃饭要如此,在家庭里头也是如此,跟熟人吃饭也是如此!你吃这顿饭不好,你嫌不好,你不好那要叫谁吃呢?这个我不吃,那就你们吃吧,理上讲得过去吗?不好的叫他们吃,好的我自己吃,这个讲不通,所以是不能挑剔。
在家庭里也不能挑剔,除非你自己做主,你是主人,今天吃什么菜,你自己说,厨房替你做,这就谈不到挑剔二字了。你不做主人就没有挑剔权,不好也得吃。
吾家里是大家庭,吾小时候,什么时候吃什么菜,那一天做什么就像什么,呆呆板板地跟法律一样。吾最讨厌的几个东西,如夏天吃金瓜,七月间用小白菜炒饭,这是吾最讨厌的两条。那个时候是同桌吃饭,吾不大动这两样饭菜。年轻时还说实话,说:“唉!我不愿吃这个”。家里平常向来习惯是两天吃两次,但是有这一句话就行了,明明这两天要换新的,到了时候金瓜连着四天也不变。那个小白菜炒饭,吾嘴里念得很熟,也连吃了十天。老人做的,你不吃就饿着。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不吃饭时,怎么说话怎么行,在家里或外头吃饭时,不许有“哎”这种语气,这是大毛病。在外头请你作客,想到了别的事,并不是为这个,也不许“哎”。给主人看到,他会误会啊!
现在吃饭讲卫生,古时候吃饭不大讲究卫生,讲究欢喜,所以不许看书。从前吾吃饭时,拿一本书看。老人不管吾时,吾就看书,管吾时就不敢看。吃饭以后也不许看书,因胃不易消化,所以不许用心,这个大家记住,与卫生也有关系。红楼梦中也有吃饭以后一点钟以内不喝茶,你不信翻翻红楼梦查查看。
再者“不训斥子弟”,以前大家庭中食时训斥子弟情形很多,现在小家庭就不敢训斥子弟,求子弟不训斥父母就万幸了。现在或可还有几个家庭吃饭的功夫不干别的,却开起检讨会来教训孩子,吾到亲戚家也看过这种情形,孩子放下筷子听训,家长训示的声音愈来愈大,小孩子哭了,家长大声说“还不吃”!结果一桌饭有的哭,有的吃,那就是作病。哭就不能吃,吃就不能哭,所以是不能教训子弟。从前佛教丛林吃饭实实在在,灵山寺当家师在的功夫那还又一套,用鼓山打佛七过堂的办法,现在也不那样了,不进步有什么办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