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庄子南华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谁真了解生命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故知之所知者寡”,他又告诉我们,我们自认为学问很好,其实,人类的学问,我们所了解的很少,所知道身心、生命及宇宙的一切,不过一点点而已。“而身之所有者众”,但是我们身体上的功能,非常多非常富有。“为之所为者少,而理之所存者博。”所以我们用各种方法,养生之道也好,医药也好,修道也好,我们做得到的,能达到最高效果目的的太少。宇宙间的真理,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仍保存在秘密的状态;不是天地间有意保存,而是我们自己知识达不到的。

“在上者莫能器之,而求其备焉。”因此啊,出人头地,高高在上者,“莫能器之”,没有办法把宇宙间的真理,变成一个可用的东西,因为理不通嘛!这个同科学道理一样,譬如说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就发现了地心吸力,科学又进步了一层。但是我们已经吃了那么多的苹果,也不晓得掉下来是有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本来存在于宇宙间,好在被他发现了。这些科学家都是傻子一样,傻不愣登的,一下一个灵光来了,哎唷,这个里头有个东西;像文学家一样,突然冒出来的妙句。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也是一样,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傻里傻气,鸡蛋煮成石头,煮那么久了也不知道;后来想到,这个东西这么一烧,这个水可以变力量耶!但是宇宙间这个理,“上者莫能器之”,它原来就存在,只是自己智慧不够没有发现;如果能发现生命这个道理,就可以把生命永远保存了。“而求其备焉”,我们想求其完备,做不到。这两句话,后来也应用在政治的最高领导哲学,“上者莫能器之”,当领袖的自己什么都不会,同汉高祖一样,样样不会。汉高祖会什么?喝喝酒,什么都不懂,但他善于用别人的长处,“而求其备焉”,结果都变成他的成功了。

“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这也是人类行为学所涉及的。我们讲西方的科学研究,新的名词特别多,其实把旧的东西找出来,也就应用无穷了。人类行为的原则,“人之所知不必同”,譬如你办一个工厂,所用的人,智慧才能,不必要一样,如果都一样,这个工厂就停摆了;如果大家一样聪明的话,连螺丝钉都装不上去了,所以“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人的智慧虽不一样,有些作为可要一样;人的思想聪明各人不同,但吃喝拉撒一定同,睡觉也一定同的。

“异则伪成矣。”人的所作所为必须要一样,人类的生存也共同,可是人类忘记向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外加自己心理及各种的欲望,以致社会上有作伪,有虚假,有勾心斗角。“伪成而真不丧者,未之有也。”社会上有了伪造的东西以后,生命的真就丧失了。可是你们要注意,道家的东西是很圆的喔!下面讲的也是最高领导学,当领袖的道理,就是道德诚恳;有最高的诚恳,就是最成功的人。所以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不要玩花样玩手段,这一百年来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人人玩手段,玩聪明,一个高似一个。尤其我们老头子看来,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诡,手段越来越高,比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老,老奸巨滑到了太上老这个程度。将来什么人成功呢?一个笨人,一个不玩手段,对人做事非常诚恳的人;这是天地的法则。

所以“伪成而真不丧者,未之有也”。社会上工商界有钱的大老板,他们所用的人,很多都是领十万块钱薪水的博士,还要听他指挥挨他骂。我说世界上的博士,都给“不是”用的呀!他什么都不是,格老子有钱,要听我的。你说他有什么本事呢?他有个本事,就是诚恳吃苦耐劳,所以他有钱了嘛!你博士又怎么样!你博士碰到他“不是”,就比你高一级啊!世界上的大学校长,都去募钱才培养了很多博士出来,那些大学校长向哪里募钱?向“不是”那里募钱耶!才培养这些博士。世界就是这么样一个世界,妙不妙!由这里就懂得了最高的诚恳,不作伪的道理。

“或好知不倦,以困其百体,所好不过一枝,而举根俱弊。”有些人“好知不倦”,同我们这些笨蛋一样,又读书又求知识,有一点不懂,就拼命去研究。“以困其百体”,结果身体搞衰弱了,

眼镜戴一千度,头发也白了,背都弯起来,不是肝炎就是咳嗽!不过帽子戴上了,叫做博士,如此而已。“所好不过一枝”,你所知道的不过这么一点,“而举根俱弊”,你整个的身体六根,根部都烂了,不健康,这个有什么用呢?所以啊!“斯以其所知而害所不知也”,人类以很小的一点聪明知识,害了那个根本大智。

“若夫知之盛也”,真的智慧,最高的成就是什么?“知人之所为者有分,故任而不强也!”真懂得生命的重点,不用这些后天有限的知识才干,而是体任自然,不去强求。“知人之所知者有极,故用而不荡也。”人生了解的这一点知识,太有限了,如果不能了解宇宙,不能了解生命,有什么用呢?因此自己用而不荡,虽然在人生世界作用之中,但不乱来;自己反而觉得很笨,因为自己生命的来源都不知道。

“故所知不以无崖自困”,我们现有的学问,知识尽管好,仍属有限,因为学问是无涯的,但不要以这个把自己困住;“则一体之中,知与不知,暗相与会”,用现有的知识去了解生命的根本,达到最高道的境界无知,把有为的知识,都融入无为的境界里去;“暗相与会”,跟道的境界,自然冥合了,不分界限了,“而俱全矣!”这就是完全的境界。这也就是“斯以其所知养所不知也”。

郭象把《庄子》这几句话,解释得很好,他的注解像一篇论文,也是真正的博士了。古代考功名作文章,四书五经之中,随便抓出来这么一句,考试官临时出题,你的思想才能,就在文章里表达了,这也是很妙的。就像这一篇文章,把科学、人生、政治一切的道理,几句话的短文全部都发挥了。如果这些小字的注解溜过去不看,就不了解时代文化的演变。

所以两晋南北朝的清谈,不是偶然的,郭象在晋代,当时重视老庄的思想,而真正的历史渊源,开创祖师是曹操父子。这是告诉青年同学,一百年来所写的中国哲学史,都不大靠得住,都还有问题。现在再看《庄子》。

下页:知识学问非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