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庄子南华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知与不知的问题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最高的智慧,到达了知而无所不知,我们人类的智慧高,是了不起,但是最后还是空的;因为空,故名为无知。所谓“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那么我们人的思想,可知一切的作用,这个知不是什么上帝做主,不是佛做主,也不是鬼神做主,而是我们自己生命中本有的功能。“自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则知出于不知矣。”因为我们人这个本性,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具备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宝库;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一个知和不知的东西,不像我们现在自己认为有个知的东西;因为它是知而不知的,而无所不知;所以真正的智慧最高处,一无所有。道家这一套思想,就是老子“为、无为”的道理,由此发挥成最高政治哲学,帝王领导学。所以一个在上位的人,不一定太精明,不一定太有为;即使很精明很有为,也要做到无所为的样子。因为他无所为,才可以使其他的人能够发挥长处,这一套就是道家的思想。

“自为耳不为也,不为也则为出于不为矣。”这个道理都一样。“为出于不为,故以不为为主”,因为一切万有的所作所为,它本身是出于道体的;换言之,生命最高的功能,是从无为而来。

“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是故真人遗知而知,不为而为”,所以得道的人,没得知,无知。一切的感情、感觉、知识、思想,都丢弃不要了,空掉了,“遗知”就是抛弃了。那么最高的智慧那个无所不知,也无所“不为而为”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自然而生,坐忘而得。”把身心都忘了,空了。“故知称绝,而为名去也。”所以这个得了道的最高智慧,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那么一切的名相,叫做无为也好,叫做道也好,这些都沾不上。

郭象注解的《大宗师》,文字又美,虽然翻来覆去,就是为呀知呀这几个字,但是每一重的逻辑,都分析得很清楚,是科学化的逻辑思辨,又是文学化的表达。这是中国文学达到最高处的艺术,读起来很舒服,有时候自己会笑的,知呀知呀,为呀为呀,搞些什么名堂!但是大有道理在内的。

现在回到《庄子》的原文: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退一步来说,不是进一步,一个了解道的人,知道人活着,包括了生理和精神两方面。如果我们了解人精神方面的法则,“知人之所为者”,就会知道疲劳一定要休息、要睡觉;睡足了一定要清醒。等于自然界的天地一样,白天过完一定是黑夜,春天过了一定是秋天等等。“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换句话说,我们的知识学问,得来之后,有时是非常可笑的。有了知识学问用来盖房子,发明机械,本意是想帮助人便利人,结果反而变成杀人的武器。换句话说,人类的知识学问,“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应该是回转来找自己所不知的;我们所不知的是生命的本源。

我们的思想、知识,是这个生命能知的第二层投影;而这个能够思想、有知识、有学问的功用,有一个根本;如果知道了第一层这个根木,就叫做得道了。所以道,也是必须高度的智慧实证,实证的结果是什么?是知而非知。有一个知存在,就非道也。

下页:你想与天地同寿吗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