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离娄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水的哲学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徐子,也可以说是孟子的一个学生,有一次问孟子说:孔子经常赞叹水,水呀水呀!水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孔子这么喜欢说水?

其实不但孔子喜欢水,老子也喜欢水。如果彻底研究起水与哲人圣人来,也是一个专题。佛也喜欢水,经常以大海来比喻水。中国的诸子百家也有很多人都喜欢水。把古今中外的人对水的观念集合起来,大可以写一本《水的哲学》。

于是孟子替孔子作了解释:水从源头不绝地滚滚而来,白天也流,夜晚也流,永远不断地流,千秋流到万世,永远都在流。它流呀流,流到了一处洼地,成潭、成泽、成湖,流满了以后,才又会向下冲过去。正如人之求学,慢慢地学,在学的时候不要出风头,等到力量充实了,一冲就过去了,这就是水的哲学。冲出去了,放之于四海,成为浩瀚的局面,源远而流长。所以人要效法水的源远流长,有所本,有根源,永远用不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孔子赞赏水的精神所在。

这是孟子替孔子作的解说。实际上,孟子说了这许多话,文章也写得好,话也讲得厉害。俗话说:“满罐水都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孟子接下去也是说半罐水响叮当的人和事。他说,孔子喜欢水,是教我们要有本,“有本者如是”,要源远而流长。人如无本,就如夏季七八月间干旱得厉害,但一会儿下一阵大雨,水便来得很多,连水沟里都满了;可是没有多久,水就干了。所以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学问,虚名超过了真本事,那就是半罐水响叮当了。就如一个人不是百万富翁,而一般人却说他是千万富翁,虚名超过了他实有的财富。当他亏本要向人借钱时,借不到就倒闭了。这就是“声闻过情”,虚名超过了常情或实情,也是上面说过的“不虞之誉”。

有时别人所恭维出来的“名”是假的,恭维你的人常会突然之间说出来连影子也没有的恭维话。但是到了自己倒霉的时候,恭维你的人也会连影子也没有的事都骂了出来。所以一般的人都是声闻过人。古谚说:“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在乡下就可看到这种情形。村子里有一条狗,看到一个小小的影子,就叫了起来;村子里其他的狗,连影子也没有看见,只听到一声狗叫,于是都跟着乱叫起来,结果全村的狗都在乱吠。

所以社会群众心理有时候也是盲目的,只有大智慧、大修养的人才看透了这些人生的道理,他们会像孟子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那样,不会虚而不实。

说到这里,想起几十年前,我在四川大学哲学研讨会上课讲佛学的时候。那时的大学生和现在的不同,他们很会问难。那一次是在成都的望江楼,和那些年轻学生们一起谈禅宗的问题。我告诉他们,如果真了解禅宗的道理,“别无一法”。其中有一位同学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我说:“当然,任何一法,都可以说尽三藏十二部。”那位同学一指望江楼外的水说:“你说此法。”我说:“水也包括了小乘道、大乘道、三藏十二部、六度”。他说:“请详述之。”

几十年前的大学生,穿一件长袍,冬天颈上围一条围巾,手往口袋里一放,说起话来偶尔还会摇头晃脑一下;所用的语汇,往往离不开“之乎也者”。他们高兴的时候,会大叫“快哉快哉”,不像现在的大学生说“好棒啊”。

我说:你看那个流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这就是布施波罗密;流水不受死尸,不接受脏的东西,死猫、死狗、死老鼠,丢到流水中,一定把它浮起来,就是持戒波罗密;放一块石头在流水中间,水不生气,只转一个弯,还是往前流去,这是忍辱波罗密;水永远不断地向前流,是精进波罗密;流水到一个地方,清澈见底,此为禅定波罗密;但每一个浪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却不同的,不断不常,就是般若(智慧)波罗密。所以当然具足六德。他们听了,热烈鼓掌。

我这是用佛法来解释孔子为什么欣赏水,其实用道家或其他各家都可以来解释。孟子替孔子解释水,是站在孔子的立场,说水是仁慈的、正义的这个观点。

如果站在道家的立场,老子的解释又不一样。老子教我们学水,他教我们学下流。怎么个学下流?就是学大海一样,一切水流下来进入大海,海也就容纳一切;能容纳一切,才能成其伟大。所以老子教我们学下流,不要学上流,上流源头最高处只有一滴水;学下流即是谦虚,人一谦虚,就越来越伟大。如果站在高处,就好比只是一滴水,很容易就干涸了。所以老子讲水又不同。

下页:谁是万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