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说的“父子之间不责善”这句话,千万要记住。父子之间不可要求过多。这个“责善”的“责”,就是责备求全的意思,“不责善”也就是不要过分求好。例如子女升学,参加联考,为父母的就要采取“考得取最好,考不取也没关系”的态度。现代的学生们,为了应付联考,被老师、家长逼得拼命死背,什么历史、地理,一概死背,“浙江!浙江!福建!福建!”背是背熟了,联考是考取了,结果到了金门他还不知道已经到了福建,也不知道马祖是福建省连江县的一个岛屿。
许多眼前的例子,都证明孟子这句话的道理。但也有许多为人父母者,犯了这个“责善”、过分要求的错误。犯得还很深,这千万要注意。
父子之间如果责善,就会破坏感情,就会有嫌隙。孝道要建立在真感情上才会稳固。父子之间能像好朋友般相处的很少;试看生物界,飞禽也好,走兽也好,子女长大了以后,就各走各的。人为生物之一,本性上也是如此。由此可知,父母对于子女的责任,只是把子女教育成人,使他们能够站得起来,有了自己的前途,父母也就完成教育的责任了。至于子女以后对父母怎样报答,那是子女自己的事情,也不必存什么希望。再见吧!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的。
孟子为什么推崇舜?舜的家庭状况是“父顽,母嚣,弟傲”。父顽:这个“顽”不是顽皮,是非常固执成见、贪婪,像土匪一样。母嚣:嚣就是泼辣,十足的泼妇。假如有人在她门口弄脏了一点,她可以拿把菜刀,到人家门前骂上十天半月。弟傲:对于父母的坏处,他都遗传了,对哥哥舜,视如眼中钉,常想对付哥哥,是一个现代所谓“太保”型的人物。舜就出自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
父子之间一责善,问题就大了,这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万一遇到坏的父母呢?也同样的,子女不可以对父母责善,不可过分要求父母。
这个道理是根据生理学而来。例如一个好人,他的行为绝对是好的,可是这个好人是勉强做的,其实他对人恨透了,想发怒又不敢发,于是许多情绪都压制下去了。这种被压制的愤恨怨气,潜伏在下意识里,遗传给了下一代,于是这孩子将来又凶、又坏、又狠,充分表现了上代内心中坏的一面。至于一个坏人,也有大好心思的时候,他的这一面刚好遗传到子女身上,这个幸运儿将来就会孜孜为善。舜就是这样一个人,再配合他自己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努力,于是成为圣人。
总之,父子之间应该不责善,宋明以后的理学家们有一句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我反对这句话!天下确有“不是之父母”。我们现在也为人父母,反问一下,我们样样都对吗?随时都有做错的可能,也有教错的时候。但是,身为儿女的,应该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精神,以之来对待父母。父母有时要宽恕子女,而子女尤其要孝敬、体谅、了解父母,为了孝道,更要设法婉转改变这个“不是”的父母。这样并不是和父母对立,也不是反叛,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相互的。
扩而充之,不但父子之间如此,师生之间也是如此,长官部属之间也是如此,都不能责善。过分地要求,终究会发生问题的。明太祖朱元璋,读《孟子》时读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肯承认孟子是圣人;而我,在读到《孟子》这一节时,最赞成孟子被称为圣人。孟子如此通达人性心理,而处理方法又如此之适当、清楚,真让人拍案叫好。
许多人把孩子宠坏,也是这个道理。由于过分爱护,反而把孩子的身体弄坏了。孩子不经锻炼,则失去了应有的抵抗力,假如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一旦国家有事,还能够去报国为民吗?这也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责善”的错误。
这一段话,是公孙丑提出来问孟子的。那么我们要研究了,公孙丑为什么会向孟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当然不是师生之间吃饱了饭没事做,在这里闲磕牙。闲磕牙的话,也不会把它记录下来传诸后世了。或许是有问题家庭向公孙丑请教,公孙丑没办法作答,只好来请教老师了。
我们要知道,在孟子那个时代,贵族的子弟们非常骄纵,孟子也说“富岁,子弟多赖”。像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民富强康乐,而后代子弟,每易堕落。所以看到今天社会的繁荣,不禁为之担心。所谓“多难兴邦”,现代青年要多加警惕,不要一代不如一代。
孟子说:“责善,朋友之道也”,责善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我也经常说,中国社会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前面的四伦是国家体制、血脉骨肉之间的关系,当然在人伦之列。但最后加上朋友这一伦,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理由?其实,朋友这一伦,比前面四伦都更重要。人生有许多事情,上不可以对父母讲,下不可以对妻子、兄弟讲,至于君臣之间,更不敢讲了。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或做了坏事,简直没有人可讲可商量的时候,只有在知己朋友之间可谈。所以朋友之道可责善,何以故?中国朋友之道的定义在“规过劝善”,也有“通财之义”,所以师生也包括在朋友这一伦之内。古人写信给学生,每称“友生”,包括了师生、朋友的关系。父子之间若责善,骨肉之间的感情就受到伤害了。所以古人易子而教,自己的子女请别人想办法教才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