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这一段也是他的小结论,他对于政治的哲学理论,做了指导性的讲话。孟子提到仁的重要,他说一般人心中想做好人做好事,但是行为上都非常不仁不义;等于怕喝醉而戒不了酒一样。他接着说,“爱人不亲”,我们爱人家,结果人家反而骂你怨你。这并不是讲恋爱,我写信追她,她不爱我,就是“爱人不亲”。所谓爱人就是爱护人家,对人家好,“反其仁”,如果人家反感,你就要反省自己,可能是仁的行为你没有做对,总有一个原因。这是讲普通做人,长官带部下,领袖带下属,父母对儿女,结果有不好的反应时,仔细研究下来,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也许是爱的方法不对。
这个仁啊,并不是一个呆板的事,所以仁是要有方法的。我们看到医生的招牌“仁心仁术”,术就是方法。佛家讲慈悲,慈悲要配合方便,我们经常听到佛家两句话,“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要有方法,你不懂得方法,那个仁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这个是好人,好人下面有一个批注,不可以用;坏人下面一个批注,也许还有用。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不是一个事实。道理在哪里?你看用钞票就知道了,街面上都是脏的烂的在流通,好钞票、新钞票看不见,对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啊,这个社会上流通的都是坏的;好的都很珍重,把它包起来,所以好的都出不来。这个道理很深刻,我自己越想越胡涂,历史、人生都是如此。所以仁要有方法,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效果不好,自己先要反省。
“治人不治,反其智”,政治上你有很好的政策,结果执行起来达不到好的效果,毛病出在哪里?回去问问你自己的头脑吧,自己关键没有弄清楚。所以我常对许多年轻的同学说你的计划很好;年轻人不懂我的话,还说:老师,真的吗?其实我这个话是鞭子啊,你是纸上谈兵,计划好有什么用呢?做起来不一定好;如果计划和理想都好,做起来成果也好,那是要智慧的运用才行,不简单的。所以“治人不治,反其智”,不要再怪人家,问问自己吧。
我们讲现成的例子,昨天我们法师回来,带一块很长的布,要收起来,他们几个同学整理了半天,越弄越乱。我说我来,我开过布店的,指头东一转西一转就叠好了。因此可以说,办事、政治,都是这个道理。法师就恭维我说:老师样样都会。我说那也不一定,这个高帽戴不得的。我说以前有一个当师长的朋友,他看到一个马夫,拼命拉那个马,一身都是汗,就是拉不动。他就过去甩马夫两个耳光,你走开!他自己把马绳拿到手里一转,转到马鼻子旁边,两个指头带着就走了。所以孟子讲的仁道值得研究了,譬如我这个朋友,样样都能干,连马夫的工作他做得都比马夫高明,就是孟子说的,虽然有智慧要善于运用。这个要特别注意啊,不要听到智慧,以为就是聪明,那就没有真智慧,所以不要把聪明当智慧用。
“礼人不答,反其敬”,我们对待人家很有礼貌,结果他不理你。不理你,当然要“反其敬”,你要反过来问自己,是我对他不够恭敬吗?是其他的原因吗?有时候我们觉得对人家很有礼貌,那个礼貌有时候真要命啊,我也经常冷眼旁观你们同学之间相处,一个同学很爱护另一个,拿茶给他也不喝,不受你可怜,为什么这个态度啊?其实有可能是不晓得自己脸上那个表情太难看了,还怪人家反应不好,所以要注意。
孟子为什么提这三样事呢?注意哦,一个是爱人,一个是治人,一个是礼。上面本来讨论的是政治大原则,现在怎么提这三样事呢?这就是关键,为政之道这三个是重点。尤其是当领导的人,第一是爱人,第二是治人,就是管理人的方法。第三呢?爱人需要礼,管理人的方法也需要礼,礼是中心,非常简单,这是领导人的一个大原则。孟子没有给你点出题目来,这个穴道在哪里,没有告诉你。现在我告诉你,这个穴道在这三点,这是重点。所以他在这里吩咐这三样,为政之道,乃至当父母也是一样,“爱、治、礼”,这三样最重要。他的方法呢?“仁、智、敬”,这是三个结论的方法。这六个字合起来又是一篇大文章,要写论文的话,找资料就很多了。
所以孟子的结论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他说你要晓得一个人,虽然做了很多的好事,结果不得好报,什么理由呢?你不要责怪人家,只问自己。当然最难的是自己的面孔,虽然做了好事,可是那个脸色,那个态度,太难看,令人受不了,这个地方要反求诸貌,所以外貌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