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尽心篇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小有才的危险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这一段的重点,在“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这句话。大家在平常批评别人时,包括历史上的人物和眼前的人物,常常会引用到这句话。例如有人提到某甲时,另一人会说:“某甲小有才。”听来好像是一句赞美的话,其实批评的人,态度含蓄,没有把“未闻君子之大道”这句话说出来。对于这两句话的意义,如做深一层的研究,值得讨论的地方很多。但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一个研究《孟子》,或做学问的知识分子,不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的人。现在,先解说原文。

盆成括这个人,有一次将要到齐国从政,担任重要的位置。孟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说:盆成括完了,一定要遭杀身之祸。结果不出孟子所料,后来盆成括被杀了。但是究竟为什么被杀,历史上很难找到详细的记载,因为过去的历史,尤其在秦汉以前,用竹简的时代,书写困难,对于这类事情的记载,都很简单,只说他被杀了。

后来孟子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能在事先判断盆成括会被杀?孟子的结论说,他“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凡是这一类的人,如果出来负责任做大事,则难免遭杀身之祸,这几乎成为历史人事上的定例。上自帝王,下至老百姓,属于“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类型的人很多,而他们多数没有良好的结果。

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国演义》,诸葛亮平常最爱护的一个青年马谡,他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他聪明、有才华、有能力。诸葛亮非常喜欢他,一直在提拔他。刘备看到诸葛亮培植这个青年,好像准备教他做接棒人一样。不过,刘备看出了他的短处,就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人,不可以大用,因为他“言过其实”。马谡很会吹牛,无论讲到什么事,他都说有办法;实际上,事情到了重要关键处,由于他性情刚愎自用,反而坏事。

诸葛亮总觉得刘备这些话,是一种成见,心里不大同意,但刘备到底是老板,不便多作辩论。等到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是重用了马谡。诸葛亮六出祁山,在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战役中,允许马谡带兵作先锋,驻守前线最重要的据点街亭。可是马谡一到街亭,不按诸葛亮“当道”扎寨的布置,自行安营在制高点,也不听部下劝告,故此导致前线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全军覆没,使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计划全盘失败。诸葛亮虽然爱他的才华,也只好依照军法,挥泪把他斩了。这时诸葛亮说:“悔不听先主(刘备)之言。”

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反映了几个问题:

首先,诸葛亮是了不起的人物,但他的了不起之处,又不如刘备的了不起。刘备善于识人用人,所以能用到诸葛亮。曹操和孙权都想拉拢诸葛亮,都不成功,他只愿意帮助刘备,可见刘备的确有过人之长。当然刘备也有不及诸葛亮的地方。但是当领袖的人,能够知人善任,是首先应具备的条件,从国家领袖到杂货店的老板,都应该如此。

其次,马谡这个人,聪明、有能力,也有决心,但是见地不远大,而且“我见”非常深,就是典型的“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了。

再扩而充之来讲,南唐李后主也是如此。他的词写得好,“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确很好,但这也是“小有才”,是文学之才,假使不当皇帝,那在文学史上,是千古一人的词家名手。可惜命不好,不幸当了皇帝,成为一个亡国之君。现在流行算命,这也是算命的原则,大家不要以为做皇帝的人一定命好,一个人如果命好,但是才不能成其德,才不能成其位,一样是失败。北宋的徽宗也是如此,诸如此类的事,非常之多。

我们用孟子这两句话,去看历史人物,乃至于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往往也犯这个毛病——“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

不过“君子之大道”又是什么呢?孟子在这两句话的后面,并没有加以详细说明。但《孟子》全书所言,就是“君子之大道”。若人们能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都参究透彻,那就可以了解何为“君子之大道”了。人生的大路应该如何走?有两个最好的榜样,就是孔子与孟子。

下面是阐述“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的道理: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这是孟子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孟子有一次到滕国,滕文公对他非常恭敬,以自己一等的别墅,招待孟子,作为孟子临时住宿的行馆。这个别墅有一个管理人员,在孟子住进来之后,管理员放在窗台上的木鞋不见了。

“屦”是古代穿的鞋子,在那个时代,都是席地而坐。日本人的榻榻米,就是我们古代室内陈设的习惯,后来传到日本的。人一进大门,就要脱下鞋子,赤脚进入室内,所以穿的并不是皮鞋,也不是布底鞋,是日本人穿的木拖板。台湾光复之初,还有人穿这样的木屐。几十年前,湖南也还有人穿这种木拖板,或者下面钉些铁钉,名为钉鞋。广东、广西的人,民初时也流行穿木拖板,不过更为考究,在木板上镂刻花纹。因为穿木拖板,不穿袜子赤着脚,所以女孩子还在脚指甲上抹颜色。在木拖板的上面,用粗线编起来,或钉上一条布质的鞋面,就名为“屦”。

“业屦”依古人的解释,是正在做鞋子,快要做好了,叫做“业屦”。以前在公文中说一件事情已经办好了,就写“业已”两个字,这个“业”字不是事业的意思,是一个虚字,照字面很平实地来看,“业屦”就是做鞋子的人;也可以解释说是卖鞋子的。但也有古人辩论说,卖鞋子则鞋子绝对不可以搁在窗台上。古人这种话,实在是双槌击鼓,“不通”之论。这些都是文字上的小问题,不去多作讨论。

这里文字中说,上宫中的一个管理员,本来兼做鞋子,那天孟子带一批人来了,这位管理员忙于接待他们,匆匆忙忙将未做完的鞋子,随手搁在窗台上。等到招待的事办妥以后,再来拿这双鞋子,已经不见了。于是有人怀疑说:是不是孟子带来的这一批学生当中,有人是“三只手”,自己的鞋子穿破了,就把窗台上鞋子拿走了。当然这种事情,也是有可能的。在台湾光复之初,全是日本式房子,进门一定要脱鞋,就常有皮鞋被偷的事,甚至十几双鞋子,被小偷一麻袋装走。所以别人的怀疑,也是很普通的事。

有人则说:“子以是为窃屦来与?”你认为孟子带来的这一班同学们,是为了偷鞋子来的吗?你这不是侮辱这班人吗?他们是偷鞋子的人吗?——这几句话,古人有的解释是孟子说的,也有的认为是孟子的学生或别人说的。但到底是谁说的,并不重要,反正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

于是又有人说:并不是说孟子的学生一定会偷鞋子。我们知道,孟子的教育态度,有时也和孔子的“有教无类”一样,宽大得很。孟子分科设教,对于学生的过去,纵然是做过强盗也罢,小偷也罢,他都不多追究、不多过问,因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只要是改过迁善,来向他求教的,不管以前是好人坏人,他都不会拒绝。也许有一个同学,过去染了偷窃的习惯,又在路上把鞋子走破了,就把这双鞋子换穿上了。而在孟子方面,既不知道这位同学的过去,也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也不会追问,失鞋的也只有认了。

这只是孟子带领学生在滕国时所发生的一件小事,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将这一段故事和对话放在这里,是为什么呢?古人的看法,重点在“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这两句话。以现代的话来说,儒家是只要你有心向善立志做好人,佛教是只要你发心忏悔,去恶从善,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因为人人有过,肯改就是对的;至于说改过以后,坏习惯又复发,这也是很难保证的事,要看他改过以后的行为如何。

这是古人的说法,认为这段书的重点在“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这两句话,以阐述孟子教育精神的优点。

但我们今日从整篇来看,则发现这段的文字,是接着“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的叙述。古人的解释,当然没有错,不过我们可以进一步做更深入的讨论。对于古人的解释,可以用禅宗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只是“担板汉”的见解。就是说,一个人在肩上担了一块木板走路,他只能看到前面,另一面看不见。要把这块板放下来,才能看清楚全面。这就是“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的道理。

由《孟子》这一段,我们想起道家的《列子》。这部书最后以一个故事作结论,就是有名的“正昼攫金人”的故事。前面已经提到过,有人在大白天,在大家都看得见的情况下,拿了别人的黄金就走。《列子》这部书,说完了这个故事就结束了。后来有人考据,认为后面应该还有文章,但散失了;历代相传,都是这种说法。但在我看来,后面并没有什么文章,列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人物,就是这么妙,讲话和禅宗的话头一样,如同歇后语只说了一半,另一半你们自己去参。这也是前面所说学“隐身法”的故事一样,世界上许多人,都是因“小有才”而蒙蔽了自己,或者是大胡涂蒙蔽了自己,都以为别人看不见自己所隐藏的这一面。这个闲话,说明许多人都有掩耳盗铃的心理与行为,所作所为,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别人都知道。

这种奇怪的心理与行为,还不算什么,不过是小偷行径,小丈夫而已。有些自称为大丈夫的,连隐身法都不用,耳也不掩,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要拿就拿了,别人还不敢动他,这就是“正昼攫金人”,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来,把别人的东西就拿去了。就像历史上的人,把国家政权整个拿到手,也是“正昼攫金人”,一方面还要说些好听的“理由”,好听的名称。历史上这类故事很多,《列子》结尾的这个故事,也正是对历史批评所作的一个结论。

我们如果懂了列子之所以将“正昼攫金人”,作为他全书的结论,回过头来就知道,孟子用这个“失屦”的故事,放在“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这段后面,正是连贯一气的文章。到底孟子的学生之中,有没有人偷鞋子?很难断定;或说孟子的学生都是贤人,不会有人偷鞋子,这也很难讲。贤人之道,还没有修养到很高的境界,有时候习惯性的“顺手牵羊不为偷”也可能有之。禅宗有句话“偷巧心”,不肯脚踏实地去做,不肯吃苦头去做,用这样的偷心去发心,就会有这样的行为。所以《孟子》这段书中引用一双鞋子的事来作说明。

还有更深的意义,推开这一段中的故事不谈,我们讨论“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这几句话,大有佛说《金刚经》的味道。不要忘记,这一篇的篇名是《尽心》。《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孟子》这里“往者不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来者不拒”,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的心呢?“斯受之而已矣”,当下即是这个心。这和鞋子丢了没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孟子的教育,是在教我们了解人的心,纵然学生们个个都是好人,也许其中有一人,当下一念守不住,习性的污染未除,“随手牵羊”不是有心故意偷盗,容或有之。所以人当下一念的心,很难把持,这也就是“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君子之大道,就是随时注意自己当下这一念,非常重要。

下页:穿窬之心偷巧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