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尽心篇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且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因为谈到军事哲学的问题,可能有人问孟子:假使有人,认为自己擅长于军事——这是指春秋战国时人,如孟子之前的孙武,他曾写《孙子兵法》十三篇。对这种自认为只要依照我的意见,就可一战而称霸的人,孟子都反对,认为都是大罪人。他站在圣人之道的立场看战争,认为那是悲惨的,要死人的。如果一个国君好仁,自然天下无敌,何必以战争取胜呢?

假如有人根据孟子这一思想,把春秋战国三四百年间,好讲军事理论,好发动战争的人,作一个总评,一定是非常有道理的。如白起在一夜之间,活埋赵国的俘虏四十万人,这些事都是历史所痛恨的。一直到清朝,都常有记载说,发现猪的身上有“白起”或“秦桧”的字样。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民间老百姓,对于这种残酷战争和忠奸之人的因果报应的传说和故事,屡见不鲜,这不也正是符合历史记载的精神吗!所以用孟子这几句话,作为对好战者的总评是对的。

可是站在另一方面看,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乱,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一战,则全国的战乱,可能还要延长很多年,死的人会更多,苦难会更久。所以从纯军事哲学的立场看,有战争才能使天下太平。现在时代进步了,甚至可以写一篇歌颂战争的文章。

我认为战争与不战争,很难说该与不该。战争犹如一把刀,操在医生的手里可以救人,操在奸恶之人的手里则会杀人。刀刃的本身无善恶,战争的本身也未必绝对是罪恶。

但是孟子接着引用上古尧舜的历史,说他们南征而使北狄怨,东征而使西夷怨。这些夷、狄,都是边疆地区的落后民族,抱怨尧舜为什么不早来统治,也就是表示希望获得文化的孕育,能过文明的生活。本来由上伐下为征,为什么对他们也叫做征?那是在文化上的一种看法,认为文化落后的野蛮地区,就算是下。

接着他说“武王之伐殷”——注意,这是孟子自己说的话,对于武王革命,孟子没有用“征”字,只有用“伐”字。其实认真研究起来,这个“伐”字用得也很勉强。当时武王用的战车是三百辆,部队三千人,而且向老百姓宣布:大家不要怕,这次战争是为了使天下老百姓得到安宁,不是和老百姓敌对的,只要将暴虐老百姓的纣王处决就好了。因此老百姓们看见武王的部队到来,高兴得跪在地上磕头,五体投地,额角触地发出响声来,这就是“若崩厥角稽首”,俗话叫“磕响头”,是一种至诚恭敬感激之情的自然流露。不过古书上的记载,是一种表现于外的态度,而有人则说,在内心上,他们也许并不是高兴得“磕响头”,而是害怕得磕头如捣蒜。当然,这又是另一种说法。事实上,这两种不同心理的人都有,战争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孟子又为军事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征之为言,正也。”“征”就是“正”,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先诚意、正心、修身,道理是一样的。就是用武力,逼迫不正的人,非走向正道不可。孟子认为,战国当时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争夺而战,为争私利而战,所以战争就是争战,不是诛,也不是“伐”,更不是“征”,如果为了匡正人家,则不必用战。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孟子说:一个制造车轮的好木匠,在一根木头上取方取圆,技术很高明,但他教别人时,只能教制造的原理与规矩,没有办法使人的头脑变灵巧。就像现在的学校教育一样,只能教学生各种知识,至于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以及能不能成为一个大家,则不是老师可以教成的,还是要各人自己努力才行。

他又说:舜当帝王之前,在外面流浪了五十多年,那时,吃的只是糙米干饭团和野菜,好像将来就是这样平凡地生活下去,不怨天,不尤人。晚年当了帝王,“被袗”,就是穿得好了。穿好衣服是自舜开始的,因为有别的国家送了很好的蚕丝来,舜还说不要,他的两个太太,就是尧的女儿劝他收下,用来织了一件衣服给他穿。舜于是穿上了好的衣服,自己也爱好音乐,经常弹弹琴,又有两个太太服侍,但他也不觉得自己享受,似乎本来就如此,和平常也没有什么两样。他穷也穷得,富也富得,他的人生就是如此平静地生活下去。

这两方面连在一起,就是说,对于一个人,传给他知识,没有办法使他有智慧。读了书,应该明白道德的规范,知道怎样做人,但如果呆板地守道德,就变成书呆子,被书困住了,也很糟糕。所以再说到舜,能贫贱,能富贵。舜的榜样,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永远显得平凡。这就是人生的巧妙运用,处什么环境,站什么立场,就采取什么态度。以过去的俗语来说,就是“到了哪一个坡,就唱哪一支歌”。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孟子说:由春秋战国的历史果报、社会果报看来,我知道了,凡是杀别人父兄的人,自己的父兄也会被别人杀。所以好杀人,好发动战争的,结果等于自杀。

这是孟子早在几千年以前说的话,后世到了明朝,有人作了一首剃头诗,因为民国初年,剃头才叫做理发,以前杀头也叫做剃头。这首诗很妙。

闻道头可剃 人人都剃头
有头皆可剃 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 头还是我头
且看剃头者 人亦剃其头

这首白话诗,也可以用来说明孟子这段话的真意。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这个思想,不但孟子在这里说到,更早以前,孔子在《易经·系辞传》里,就已经说过了。

他说,古代在国境边界上筑一道城墙,目的在防御暴力的侵略;现在不同了,建筑军事工程,设立基地,是为了攻击别人的。这是孟子对人类文化、道德堕落的感叹。

他接着说:人要行仁义道德之道,自己本身如果不能有高度的修养,那么在家庭中亲如夫妻之间,彼此都会有戒心,要防备一手;兄弟姊妹,更是如此。如果自己没有高度的修养,不以仁义道德处事,不能让人感动信任或敬佩,在指挥别人的时候,连妻子也指挥不动了。

他又说:人人都想求利,但是个人求利时,如果能让天下的人也得到利益的话,即使遇到凶年,也没有关系。因为平日给别人方便,自己也一定得到他人给的方便。

如果更进一步,把道德的思想行为,扩充到整个社会,遇到变乱动荡的时代,也就不会受害了。这几段是讨论道德修养与自守的重要,下面就说到社会风气的变坏与道德的衰败。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后世有人的心理是好利,有人的心理是好名,为了好名而做高人。历史上有好几个这样的人,如齐愍王,为了历史上能够写他公天下、做尧舜,为了好这个名,盲目地把国家让给一个最差劲的宰相,好名竟然好到这个程度,结果出了大乱子,几乎亡国。所以孟子说:好名的人可以“让千乘之国”,可是这种让国,不是道德的,而是满足自己好名的欲望,这不像圣君的让国,是为了天下人的利益。人都是生活在名利之中的,如果一旦侵害了他名利上的需要,纵然是一碗豆浆,一个糯米饭团,也会跟人动刀的。

孟子对于人性坏的一面,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作一个结论,提出政治上的大原则。

他说:领导一国大政治,首先要相信仁者、贤者;能够相信“仁贤”的人来治国,来指导,国家的文化才能充实,才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否则,国家尽管富强,如果在文化上没有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则只是一个好看的空壳子。这也就是说,精神生活的重要,超越了物质享受。所以礼义很重要,如果没有礼义,则天下要大乱。除此之外,还要有真正好的政策,没有好的政策,国家的财政就要崩溃。所以正确的思想、良好的文化以及经济基础,这三大原则是三个重点。

他最后的结论,仍然指出仁道、仁政的重要,因此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抢来、偷来、骗来,用种种不道德、不正当的手段得来领土、权力、地位的人,在这个时代,有的是。像老一代的人看了《三国演义》说:曹操的天下偷来的,孙权的天下抢来的,刘备的天下哭来的。小说上说刘备借荆州,借了不还,后来孙权派人去讨,刘备急了,不知如何应付。诸葛亮告诉他:债主来了你不必说话,只管哭就好了,由我来谈判。果然诸葛亮利用刘备的眼泪,把这笔债赖了,刘备由此而起家。这都是“不仁而得国”,占据一个地区称王、称霸的情形是有的。至于说以这一类的手段而统一天下,又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拥护,却没有看到过。

下页:民为贵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