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尽心篇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历史记录的果报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前面已经介绍过,伊尹是商汤的贤相,他本来是一位贤士,在夏桀当政,暴虐天下的时候,隐居不出。因见民不聊生而出,后来帮助商汤起来革命,蓷勫了夏朝。他是建立商朝的一个贤相,也是内圣外王一流的人物。但是汤死以后,他的儿子太甲不行,这时伊尹还在当宰相,就把这位小“皇帝”太甲,放到首都外桐这个地方,不许太甲乱跑,要他好好读书、学习、反省。这时伊尹自己就代为管理国家的事。这在政治上,有篡位的大嫌疑,但是全国人民很高兴他这样的做法。三年后太甲改过迁善,于是伊尹又把太甲接回来执行君王的任务,自己则再退位称臣,全国人民也很高兴。

后世的周公,也与伊尹有相似的做法。武王统一天下,弟弟周公为相;武王死后,依古代制度,由武王的长子成王接位。因成王接位后不肖,周公也仿伊尹的做法,把成王移地读书、学习、反省,周公自己摄政了七年。但是周公却不如伊尹那样,能得大家谅解,当时天下就有了流言,都怀疑他准备废掉这个侄子成王,而想篡位当“皇帝”,所以唐代白居易有诗说: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也是感叹人生一切的作为,须要等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论定,因此古人有“盖棺论定”的说法。其实历史上有许多人许多事,我认为即使盖棺,其中的是非善恶也很难论定,只好把冤枉带进棺材里去。

现在再回转来说。孟子讲了历史哲学的一些道理之后,他的学生公孙丑,就提出伊尹放太甲这件事,来问老师说:以前太甲“不顺”,伊尹说“予不狎于不顺”,自己不能跟着这个小“皇帝”混,于是就把小“皇帝”放出去,软禁起来读书、学习、反省。当时天下人民,并不认为是伊尹不对,反而非常高兴;等到太甲改过迁善,伊尹又把他接回来当“皇帝”,天下人民,又很高兴。公孙丑说,请问一个做宰相的人,“其君不贤”,看见小“皇帝”不对,可以把他放逐出去、软禁起来吗?孟子回答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如果有伊尹这样的胸襟,可以这样做,因为他无私,不算窃位;假定没有伊尹之志,就算篡位。孟子这两句话,成了中国政治哲学上的名言。虽没有在字面上说对与不对,可是已经说了对与不对,就是要有像伊尹一样动机与存心才可以,否则就不可以。

从这里我们想到《三国演义》中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就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事。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了这样的话,立即跪拜叩头,表示绝对不会这样做。后来果如他呈给刘禅的《后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至死忠贞不二。

历史上的伊尹、周公、诸葛亮,都是临危受命的托孤之臣。所谓托孤,就是父亲临终前,将儿子委托别人代为监护教养。商汤将太甲托给伊尹,武王将成王托给周公,刘备将刘禅托给诸葛亮,这都是历史上托孤之臣的故事。而这种托孤,又与一般平民、朋友之间的托孤大不相同,因为所托的孤儿是担当一国的君主,受托的人是臣子。臣子见了君上,不管君上的年龄大小与好坏,依礼还是要听从君王的命令,跪下来称臣的,这就很难办了。所以刘备在托孤时,就有了“君可自取”的话,暴露出对人并非绝对信任与完全放心的潜在意识。幸亏诸葛亮有他的智慧,以及有与伊尹一样的胸襟,故能立刻表明心迹,也获得千秋万代的称赞。而商汤之于伊尹,武王之于周公,托孤之际,君臣之间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彼此都有高度的修养,高度的道德,都能诚信,都能推心置腹。如果以现代民主思想的政治观念来衡量,加以评论,都有隔靴搔痒的嫌疑,因为不合上古时代的环境,也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不同。

虽然如此,可是伊尹放太甲于桐时,老百姓大悦;而周公摄政辅成王时,却是流言四起。因为周公时的社会人心,以现代名词来说,已经大大地改变了;尽管周公是个贤者,但一般人的心理反应,却是两样。到了汉末诸葛亮时,连君臣之间的互信,也蒙上一层薄薄的阴影。

再往下看,宋朝的得天下,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不说别的,一夜之间,哪里来的这么一件龙袍?难道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那时候,正是后周柴家的天下,周世宗柴荣和赵匡胤两人,本是五代末年乱世中,同样来自民间的人物。后来柴荣当了皇帝,赵匡胤便成为一位最亲近的将领,等于现代的首都卫戍司令,全国警备司令又兼宪兵司令。

柴荣死后不久,边疆有事,赵匡胤带兵出征打仗,就在离京城不远的陈桥驿兵变,不去打仗,当上了皇帝。这是欺负柴家孤儿寡妇而得的天下。在开封的皇宫里,有一房间,这是赵匡胤封闭,不许打开的,因为里面立了一块不许用南方人当宰相的碑,如用南人为相就是不肖子。后来赵光义的后代神宗,用了南人王安石为相,宋朝的政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有人说,赵匡胤有先见之明。但是他吩咐子孙,对柴氏的子孙,绝对不能无礼。而他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依中国古代政治哲学而言,宋朝的天下,是篡位而来的。这就是说,赵匡胤“无伊尹之志”了。到了蒙古人进来,元朝接手的时候,宋朝的末代皇帝,也正是孤儿寡妇。所以有人作一首咏史诗说:

忆昔陈桥兵变时 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二百余年后 寡妇孤儿又被欺

如果研究历史哲学,以政治的伦理,看历史的因果,就看出人生的因果报应,是非常严重的。赵匡胤虽然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不守“伊尹之志”而篡位,但对柴家的子孙,不像魏晋各代的赶尽杀绝。南北朝、五代十国,每一朝代都是篡位,都把前朝皇帝的子孙,斩草除根。赵匡胤能够厚道,对柴家的子孙并没有残杀,所以元朝对赵家的子孙也一样。而元朝最后的果报也很好,元朝坐了八十年天下,如果严格地研究,有学者认为,最后一代元顺帝,并不是真正的蒙古人,而是赵匡胤的后裔。朱元璋蓷勫了元朝,元顺帝逃向蒙古,朱元璋派徐达追到了内蒙边境,就不再追了。副将常遇春问他为什么不追?徐达说,人家也坐了八十年的江山,现在大明王朝已经建立,把他抓回来,当今的皇帝也很难处理,既然逃远了,就算了吧!实际上徐达和朱元璋都知道,元顺帝是汉人,让他到边疆称王,统率蒙古人也很好。

研究历史上的因果循环,也就懂了人生,知道为什么做人要有道德。因果律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人不可以违反这一自然规律的力量。所以孟子说的这个“伊尹之志”,包含了中国三千年来的政治伦理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为私则是篡位,为公则是可以的观点。

下页:尸位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