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借鉴了陶器的诸般特征,可以说是由陶器演化而来的.人类在原始社会便能制陶,直至汉时发明了釉料,人们将陶器表面怖以釉,从此中国便有了瓷器,但汉朝的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瓷,只是涂有釉的陶器罢了,及至唐朝,真正高火度的瓷器才研制成功.从此,瓷业发达,著名的瓷器相继问世,名人雅士的争相收藏,更加促使了名瓷的生产.中国的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青花瓷
中国的青花瓷素来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收藏者们的青睐.1990 年3 月,清乾隆年间的一只青花反口天球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高达183 万台币的价格成交,而这种价格对于青花瓷的拍卖行情来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可见青花瓷的魅力有多大!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据考古出上报告可上溯至唐朝,当时的青花瓷已具备了典型的青花瓷特色:釉下彩绘钻蓝的运用,高温烧制的瓷胎及透明釉的使用。
青花瓷发展到宋代,则无论在数量上及胎、釉和青花色泽的质量上都远远不如唐朝。
2.斗彩
斗彩是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而成的,从花纹图案看,所有的花纹都经过青花打轮廓线,再经由釉上彩绘各种颜色填入轮廓线内。
一般人往往容易将斗彩和五彩混淆,其实要分别两者并不难,从花纹图案来看:所有的花纹皆经过青花打轮廓线,再经由釉上彩绘各种色料填入轮廓线内便是斗彩.而五彩,青花只当作青色使用,不打轮廓线,也就是色彩的外围没有青花轮廓线。
3.珐琅彩
珐琅是属于低熔点的玻璃,烧成温度约为650—800℃,基本上是透明、带有光泽的,加入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后而成色彩各异的彩釉.因珐琅釉熔点低,所以金属氧化物呈色非常稳定、鲜艳,有利于表现细致、层次分明的画面。
珐琅彩瓷的造型以小件物品为主,碗、盘一类最多,也有小型瓶、罐及盒子等.从现今传世器的数量稀少和烧制精美来判断,这些珐琅彩瓷多为陈设欣赏用,而非日常实用器皿。
4.粉彩
中国制瓷发展到清代,各色品种兼具.清代官窑承袭明代单色釉瓷并加以发展,变化出更多样的釉色.彩瓷方面,除有西洋传入的珐琅彩、中国传统的头彩、五彩等外,清代还发展出粉彩,它以其独特魅力和华丽风格,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传世品而言,康熙时期以五彩为主流,当时珐琅彩仍属研试阶段,粉彩才刚刚萌芽.到雍正时期,珐琅彩深受皇室宫廷喜爱,粉彩也得到蓬勃发展。
清代官窑粉彩器,款识多为青花常款.乾隆时期,粉彩红款器数量颇大,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红款字体大部分都不工整,字形不一,但是形制完整,纹饰华美,多为陈设器的瓶、罐一类.一般情况下,雍正粉彩器的款识为双圈青花六字楷款;乾隆、道光为六字篆款;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则为青花六字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