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为做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察又要有度,'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什么叫'能不察'呢? 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作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 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谋取国位,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了我有知微察著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尚算不上有罪而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的可就太大啦! '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保之术,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也.如果不是过份地强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它也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作为有一定地位的领导者,对下属更不能采取令人人自危的考察术,必须审察有度.例如唐太宗有一次为了审察手下的文官中是否有贪官污吏,竟悄悄地叫心腹拿了国库绢去试贿.有一个管宫门的官吏不知,受了一匹,立即被太宗抓起说要处死.于是裴矩就对太宗说,这种考察人的方法不义,是陷人于法.明明是你叫人去送给他的,反过来又说人家受贿,这不是用计害人吗? 这样下去,将来还会有谁敢上朝作官呢? 太宗听了,自感无言以对,于是召集文武,宣布自己的过错,以安抚人心.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这也可说是古人在辩证法上的'活学活用'了.所谓'大智若愚'就可作如是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