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己有,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还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其含义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通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辅佐刘邦获得天下之后,便毅然光荣隐退.他向刘邦请求:'我是你成为帝玉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军师,蒙恩拜领万户封地,名列公侯.我的任务至此已经完成.从今以后,我要舍弃主俗,漫游仙界.'刘邦应允了他的请求,所以,张良才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终于灭亡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勾践这个人臣下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婉言谢绝.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在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所致.有一句成语叫'明哲保身',明哲就是指深刻的洞察力,即发挥深刻的洞察力来保全自己.范蠡正是这种能够明哲保身的人。
现在的人把明哲保身和但求无过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前者是一种积极而充满智慧的处世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应世方法,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明哲保身的人可以像范蠡那样用自己的洞察力去应付世事,从而获得成功;而但求无过的人只能处处受别人的左右,从而不但丧失自己的个性,而且也不会获得事业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