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糊涂学大全 < 生活秘籍集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锋芒太露的悲剧结局
类别:教育人生 来源: ( 字号:   )

据《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此外.据《庄子》的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无论是廉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而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在三国一书中,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 鸡肋! '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邕是曹操的好友,盛孚才名,但因哭董卓之尸被王允下狱缢死.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葫茄十八拍》,流传入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凶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祀为妻.曹操当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未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辤'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 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 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然后又上床睡.不久他起来后,假意问谁人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

那么,曹操斩杨修对吗? 不对,因为曹操挟怨杀人,是带着积怨公报私仇的.'门'内添'活'事件,曹操对杨修是'心甚忌之';'一口酥'事件是'心恶之';梦中杀人事件是'愈恶之'.一次比一次憎恨杨修,借着乱传军令,曹操名正言顺斩了宿怨.故此,这不是从大局出发,从严令军纪上杀杨修的,他之开杀戒,开得不对。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些将帅帝王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我看过的一些资料说,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好写诗,写过数万首诗.他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都很聪明,明明知道那是很浅的学问或狗屁不通的对联,也不说破,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果然喜孜孜的皇帝说了出来,于是大臣一片礼赞之声,把个皇帝老儿喜得不得了.杨修犯的正是这禁忌,你处处出尽风头,那魏王还能英明得了吗? 这不是叫人赞扬你而冷落了主人么? 这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第二,事不要点破.譬如鸡肋,曹操正苦思于此,不知如何解脱,你捅穿这层薄纸,就是羞辱了他.这是杨修死因之二。

以上两点,是杨修的死因,也是为人在世要吸取的教训。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难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傻仔,而是都学精了.人所共欲而不言,言者乃大傻也.老话有一句叫:'枪打出头鸟'.这话你争着说,必定犯着时忌,或说中别人之痛处,这样你就会倒霉了。

杨修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死殊为可惜,可他的死确实使后人清醒。

下页:功成身退乃明智之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