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此外.据《庄子》的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无论是廉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而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在三国一书中,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 鸡肋! '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邕是曹操的好友,盛孚才名,但因哭董卓之尸被王允下狱缢死.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葫茄十八拍》,流传入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凶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祀为妻.曹操当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未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辤'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 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 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然后又上床睡.不久他起来后,假意问谁人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
那么,曹操斩杨修对吗? 不对,因为曹操挟怨杀人,是带着积怨公报私仇的.'门'内添'活'事件,曹操对杨修是'心甚忌之';'一口酥'事件是'心恶之';梦中杀人事件是'愈恶之'.一次比一次憎恨杨修,借着乱传军令,曹操名正言顺斩了宿怨.故此,这不是从大局出发,从严令军纪上杀杨修的,他之开杀戒,开得不对。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些将帅帝王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我看过的一些资料说,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好写诗,写过数万首诗.他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都很聪明,明明知道那是很浅的学问或狗屁不通的对联,也不说破,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果然喜孜孜的皇帝说了出来,于是大臣一片礼赞之声,把个皇帝老儿喜得不得了.杨修犯的正是这禁忌,你处处出尽风头,那魏王还能英明得了吗? 这不是叫人赞扬你而冷落了主人么? 这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第二,事不要点破.譬如鸡肋,曹操正苦思于此,不知如何解脱,你捅穿这层薄纸,就是羞辱了他.这是杨修死因之二。
以上两点,是杨修的死因,也是为人在世要吸取的教训。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难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傻仔,而是都学精了.人所共欲而不言,言者乃大傻也.老话有一句叫:'枪打出头鸟'.这话你争着说,必定犯着时忌,或说中别人之痛处,这样你就会倒霉了。
杨修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死殊为可惜,可他的死确实使后人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