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湖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大明湖
来源:中国名湖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大明湖在泉城济南市中心偏北,湖面西积46.5 公顷.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其水(指泺水——趵突泉)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简侧湖."但此处所说的大明湖,并非现在的大明湖.当时的大明湖,在今五龙潭的北面偏东,现已湮没.现在的大明湖,《水经注》里称之为"陂"、"历水",宋代时称西湖、四望湖.宋代著名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的"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等诗句中所说的西湖,就是现在的大明湖.大明湖在古代和鹊山湖相连,面积广阔.古代,地势低洼的济南北部,吞纳了南部山区的地表径流和众多的泉水,汇聚成湖泊沼泽地带.南至珍珠泉,北至鹊山、华山附近,范围比现在大数十倍.这些水区各有名称,从鹊山迤逦至东南的华山,称为鹊山湖,最早记载于南燕的晏谟《三齐记》.李白游济南时就曾泛舟于鹊山湖上.他在《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中说: "湖阔数十里,波光摇碧山",可以想见其规模.唐代段成式在《西阳杂沮》中又将此湖泛称为"莲子湖",说它"周环二十里".由于南宋初期开挖了小清河,直接导泺水入海,鹊山湖便渐渐干涸.今大明湖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的《济南行记》: "亭之下,湖曰大明,其大占城三之一."其时,古大明湖当濒于消失,因以西湖沿袭其名。

大明湖的主要景观有鹊华烟雨、历下亭、遐园、小沧浪、明湖居、北极阁、南丰祠、稼轩祠等。

"鹊华烟雨"是济南八景之一,鹊华指鹊华桥.此桥位于大明湖南大门前面,珍珠泉的清澈泉水注入百花洲,从鹊华桥下流入大明猢.据考,此桥原为拱形石桥,高达数丈,站在桥顶可以向北望到鹊山和华不注山,故名.古桥虽早已改建为平桥,但至今游人特意寻访,隔湖遥望轻纱薄雾之中的鹊、华二山相对并峙的秀姿.鹊华桥所以为人们仰慕,还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密切相关。

大明湖中央有一绿色小洲,历下亭即在其上.倘若将大朋湖喻为美人的盈盈秋波,那历下亭便是这秋波中的眸子.历下亭的修建,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即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池上有客亭".自那以后,历下亭数易其地.宋、金、元、明时期,亭阁已迁至今大明湖畔.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原湖滨历下亭年久失修,已为荒墟.由李兴祖倡议,经布政司喻成龙和按察使张敏支持,征工会料,在湖中建亭.此后又经过九次重修,始具现在的风貌.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伟大的诗人杜甫为看望任齐州临邑主簿的弟弟杜颖,来到济南,与著名书法家、当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邑饮宴于历下亭,杜甫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著名诗篇: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珮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不朽名句彼做为历下亭的联语.据明代王士禛的游记.早在此亭未迁入湖中而尚在湖南岸时,就已书写悬挂.现在此联由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何因不善阿谀谄媚,直言上书,获罪罢官,咸丰年间来济南泺源书院讲学.他不仅为历下亭书写此联,还写下了《重修历下亭记》和《历下亭诗碑》分别存于亭东侧阁中和"名士轩"中.历下亭八角重檐,古意盎然.上悬清高宗御书"历下亭"匾额.正厅名士轩内壁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线描画像: 门前抱柱上有郭沫若撰书楹联: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历下亭是观赏大明湖景色的最佳处.1693年,蒲松龄曾写下骄四俪六的《古历亭赋》,典丽工致地描绘了亭上观湖的美景.其中有云: "凭轩四望,俯瞰长渠;顺水一航,直通离殿.笼笼树色,近环薛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狮鸥与野鹭兼飞;聒耳哜嘈,禽语共蝉声相乱.……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青草,疑谢氏之池塘: 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如今,作为大明湖的点睛之处,历下亭是游明湖者的必到之境,"历下亭中坐怀古",在赏景的同时,不免追忆逝水,怀想前贤。

遐园,为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省图书馆时所建.园内花木扶疏,曲水清清,亭台回廊错落有致.浩然亭与九曲亭,均为临眺湖景的好地方.现有金石陈列室,展出许多珍本及文物精品,如北魏正光元年李壁墓志、北齐古业寺造像,以及清代文学家桂腹的《说文系统图》和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云庄记等石刻.遐园西边是纪念辛弃疾的稼轩祠.祠为两进院落,建筑严谨古朴.正厅当中有辛弃疾塑像,东西厢房陈放着辛弃疾著作.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伟大的词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生主张抗金救国.他的作品遥承苏拭"豪放派"之绪,开拓了新的意境,与苏拭并称为"苏辛".郭沫若撰联悬挂于稼轩祠正厅大门两侧,概括了辛弃疾一生的抱负和他在词作上的成就.联云: "铁板铜琶继车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箳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南丰祠在大明湖北岸,为一木瓦结构的古式庭院,有祠堂、荷池、临水四面亭等建筑,古朴静雅.曾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曾巩1072年出任齐州知州时期,兴修水利,营建整修大明湖,如兴建北渚亭、鹊山亭等湖滨园林,还在陶突泉畔建筑了泺源堂和历山堂,在郡斋修建了仁风厅、静化堂、名士轩、芙蓉堂等.曾巩特别喜爱大明湖的景致,他的《西湖纳凉》七律云: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北极阁又名真武庙.真武即玄武,是我国古代北天星区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它是一个龟蛇合体的动物,其后道教奉为"真武大帝".金元之标,济南道教兴盛,全真派祖师丘处机曾在济南传教.北极阁即在元代创建.高阁临空,石阶陡峭,阁中原有真武和龟、蛇等一组泥塑,神采飞动,艺术价值很高.现已毁坏。

铁公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祀铁铉.明惠帝时铁铉任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惠帝即位后,燕王朱棣以"靖难"名义起兵夺得帝位.铁镭其时因守济南屡败燕师,后兵败遭惨杀.清乾隆帝赐溢"忠定公",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所书《铁公祠记》存于享堂内。

小沧浪位于大明湖西北岸,以修铁公祠之余料所建.面山傍水,绕以长廊,借大明湖水景入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登亭四眺,全湖一览尽收.晴朗之日,可见十里外的千佛山倒影.《老残游记》中写到,在此观景,"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凤".园内亭台奇巧,花木扶疏,向为文人墨客游宴之所.园门及长廊西北壁嵌有清代学者和书法家阮元、梁同书等人诗文墨迹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园门两侧的联句: "四面荷花三商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对济南和大明湖作了最精辟和恰到好处的概括.此联为清嘉庆九年七月山东巡抚铁保设宴小沧浪亭,款待金门学便、《五代史记注》的撰者刘凤浩时,刘在席上即景赋成,铁保书写.句美字胜,珠联壁合,传为佳话。

大明湖是风景优美的湖,更是历史文化荟萃的湖。

下一页:滇池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