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在泉城济南市中心偏北,湖面西积46.5 公顷.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其水(指泺水——趵突泉)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简侧湖."但此处所说的大明湖,并非现在的大明湖.当时的大明湖,在今五龙潭的北面偏东,现已湮没.现在的大明湖,《水经注》里称之为"陂"、"历水",宋代时称西湖、四望湖.宋代著名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的"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等诗句中所说的西湖,就是现在的大明湖.大明湖在古代和鹊山湖相连,面积广阔.古代,地势低洼的济南北部,吞纳了南部山区的地表径流和众多的泉水,汇聚成湖泊沼泽地带.南至珍珠泉,北至鹊山、华山附近,范围比现在大数十倍.这些水区各有名称,从鹊山迤逦至东南的华山,称为鹊山湖,最早记载于南燕的晏谟《三齐记》.李白游济南时就曾泛舟于鹊山湖上.他在《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中说: "湖阔数十里,波光摇碧山",可以想见其规模.唐代段成式在《西阳杂沮》中又将此湖泛称为"莲子湖",说它"周环二十里".由于南宋初期开挖了小清河,直接导泺水入海,鹊山湖便渐渐干涸.今大明湖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的《济南行记》: "亭之下,湖曰大明,其大占城三之一."其时,古大明湖当濒于消失,因以西湖沿袭其名。
大明湖的主要景观有鹊华烟雨、历下亭、遐园、小沧浪、明湖居、北极阁、南丰祠、稼轩祠等。
"鹊华烟雨"是济南八景之一,鹊华指鹊华桥.此桥位于大明湖南大门前面,珍珠泉的清澈泉水注入百花洲,从鹊华桥下流入大明猢.据考,此桥原为拱形石桥,高达数丈,站在桥顶可以向北望到鹊山和华不注山,故名.古桥虽早已改建为平桥,但至今游人特意寻访,隔湖遥望轻纱薄雾之中的鹊、华二山相对并峙的秀姿.鹊华桥所以为人们仰慕,还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密切相关。
大明湖中央有一绿色小洲,历下亭即在其上.倘若将大朋湖喻为美人的盈盈秋波,那历下亭便是这秋波中的眸子.历下亭的修建,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即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池上有客亭".自那以后,历下亭数易其地.宋、金、元、明时期,亭阁已迁至今大明湖畔.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原湖滨历下亭年久失修,已为荒墟.由李兴祖倡议,经布政司喻成龙和按察使张敏支持,征工会料,在湖中建亭.此后又经过九次重修,始具现在的风貌.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伟大的诗人杜甫为看望任齐州临邑主簿的弟弟杜颖,来到济南,与著名书法家、当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邑饮宴于历下亭,杜甫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著名诗篇: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珮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不朽名句彼做为历下亭的联语.据明代王士禛的游记.早在此亭未迁入湖中而尚在湖南岸时,就已书写悬挂.现在此联由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何因不善阿谀谄媚,直言上书,获罪罢官,咸丰年间来济南泺源书院讲学.他不仅为历下亭书写此联,还写下了《重修历下亭记》和《历下亭诗碑》分别存于亭东侧阁中和"名士轩"中.历下亭八角重檐,古意盎然.上悬清高宗御书"历下亭"匾额.正厅名士轩内壁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线描画像: 门前抱柱上有郭沫若撰书楹联: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历下亭是观赏大明湖景色的最佳处.1693年,蒲松龄曾写下骄四俪六的《古历亭赋》,典丽工致地描绘了亭上观湖的美景.其中有云: "凭轩四望,俯瞰长渠;顺水一航,直通离殿.笼笼树色,近环薛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狮鸥与野鹭兼飞;聒耳哜嘈,禽语共蝉声相乱.……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青草,疑谢氏之池塘: 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如今,作为大明湖的点睛之处,历下亭是游明湖者的必到之境,"历下亭中坐怀古",在赏景的同时,不免追忆逝水,怀想前贤。
遐园,为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省图书馆时所建.园内花木扶疏,曲水清清,亭台回廊错落有致.浩然亭与九曲亭,均为临眺湖景的好地方.现有金石陈列室,展出许多珍本及文物精品,如北魏正光元年李壁墓志、北齐古业寺造像,以及清代文学家桂腹的《说文系统图》和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云庄记等石刻.遐园西边是纪念辛弃疾的稼轩祠.祠为两进院落,建筑严谨古朴.正厅当中有辛弃疾塑像,东西厢房陈放着辛弃疾著作.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伟大的词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生主张抗金救国.他的作品遥承苏拭"豪放派"之绪,开拓了新的意境,与苏拭并称为"苏辛".郭沫若撰联悬挂于稼轩祠正厅大门两侧,概括了辛弃疾一生的抱负和他在词作上的成就.联云: "铁板铜琶继车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箳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南丰祠在大明湖北岸,为一木瓦结构的古式庭院,有祠堂、荷池、临水四面亭等建筑,古朴静雅.曾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曾巩1072年出任齐州知州时期,兴修水利,营建整修大明湖,如兴建北渚亭、鹊山亭等湖滨园林,还在陶突泉畔建筑了泺源堂和历山堂,在郡斋修建了仁风厅、静化堂、名士轩、芙蓉堂等.曾巩特别喜爱大明湖的景致,他的《西湖纳凉》七律云: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北极阁又名真武庙.真武即玄武,是我国古代北天星区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它是一个龟蛇合体的动物,其后道教奉为"真武大帝".金元之标,济南道教兴盛,全真派祖师丘处机曾在济南传教.北极阁即在元代创建.高阁临空,石阶陡峭,阁中原有真武和龟、蛇等一组泥塑,神采飞动,艺术价值很高.现已毁坏。
铁公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祀铁铉.明惠帝时铁铉任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惠帝即位后,燕王朱棣以"靖难"名义起兵夺得帝位.铁镭其时因守济南屡败燕师,后兵败遭惨杀.清乾隆帝赐溢"忠定公",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所书《铁公祠记》存于享堂内。
小沧浪位于大明湖西北岸,以修铁公祠之余料所建.面山傍水,绕以长廊,借大明湖水景入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登亭四眺,全湖一览尽收.晴朗之日,可见十里外的千佛山倒影.《老残游记》中写到,在此观景,"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凤".园内亭台奇巧,花木扶疏,向为文人墨客游宴之所.园门及长廊西北壁嵌有清代学者和书法家阮元、梁同书等人诗文墨迹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园门两侧的联句: "四面荷花三商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对济南和大明湖作了最精辟和恰到好处的概括.此联为清嘉庆九年七月山东巡抚铁保设宴小沧浪亭,款待金门学便、《五代史记注》的撰者刘凤浩时,刘在席上即景赋成,铁保书写.句美字胜,珠联壁合,传为佳话。
大明湖是风景优美的湖,更是历史文化荟萃的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