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陀菩萨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佛陀反对神佑论、提倡业感缘起说
来源: 作者: ( 字号:   )

佛陀出生在人间,成佛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人间的佛后来怎么会变成天上的佛?这同佛陀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如前所述,当时的印度社会被“神权”的迷雾所笼罩。在佛的弟子中,婆罗门种姓出身的占绝对多数。他们虽然改信佛家,但其传统的信仰观念,尚无法根除,他们总是习惯地以天神的观点来看待佛陀。在他们看来,人间的佛陀未免太平凡了。于是把人间的佛陀请到天上最高处摩醯首罗天。经过逐渐地演变,甚至认为天上的佛才是佛的真身,人间的佛不过是佛的化身而已。来了个本末倒置,使印度佛家走上了“梵”“佛”合流的道路。

佛家传入中国之初,梵佛合流的佛家又与中国的神仙方术相结合。所以东汉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汉代牟子著《理惑论》说“佛”能“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佛陀在当时中国某些人的心目中竟成了一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有感斯成的大神。佛陀生前是竭力反对神佑论、提倡业感缘起说的,后世主张神佑说的人们又把佛当作神来崇拜,这不能不说它是对历史的一种嘲弄。

到了近代,佛家界一些有识之士,为匡正佛家的流弊,使之契合佛陀的原义,著重人间正行,针对重死、重鬼的偏向,揭示“人间佛家”的真谛。赵朴初会长在《佛家常识答问》一书里提出“人间佛家”的思想,对它的内容、目的、理论基础和意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特别是他在《中国佛家协会三十年》报告里提出:“中国佛家已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当今时代,中国佛家向何处去?”“我以为应提倡人间佛家”。赵朴初会长的这些话,是和佛陀心心相印的。因为只有提倡人间佛家才能畅佛本怀;也只有提倡人间佛家思想,才能廓清千百年来附会在佛家躯体上的神教、鬼教、巫教的迷雾。(《佛陀的人间生活》)

下页:佛陀反对常恒独存的宇宙本体 佛家非本体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