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哲学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与宗教中的神并无本质区别?
来源: 作者:

“唯心—唯物”二分法是当前中国所盛行的分析方法,认为任何思想、观点都可装进这个框子,要么是唯心的,要么是唯物的。同时,还认为,唯物主义要比唯心主义好。

其实,这一分析范式是现代西欧人,基于西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提出,并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既不是既非唯心主义的,也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心性主义”的、或“心本主义”的。以中国文化的视角看,无论“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都是“物”,而非“心”。西方并不存在中国意义上的“心”的概念。

因此,将中国的儒家思想装入“唯心—唯物”的框子中,是错误的。儒家思想是超越“唯心—唯物”范式的认知能力的,中国文化是超越西式学术的认知能力的。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属于西方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范畴,是对哲学本体进行二分,因此,要明白“唯心”、“唯物”的实质内涵,应该要弄清楚西方近代哲学中的“本体”和“本体论”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与宗教中的“神”并无本质区别。也可以说,“神”也是一种本体,是神学本体。西方的所谓的“哲学”与神学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无论是神学,还是哲学,都预设世界自身不可以独立存在,在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凌驾于世界之上的绝对权威,这个绝对权威就是世界的“本体”。是这个本体创造了世界,并支持着世界的存在。

哲学本体与神学本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上。作为神,神学本体是有人格属性的,既有人的理性,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而哲学本体则是去人格化的,依据去人格化程度的不同,哲学本体也被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唯心”和“唯物”的分类就是这么来的。

按:此文后半部分却犯了自然主义、自然论。

下页:佛家伦理-自体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