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哲学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试论 天人合一 与 梵我同一 的异同
来源: 作者:

“梵我同一”思想一直存在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泛神论。这种思想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的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从婆罗门教的创造神大梵天抽象出一个形而上的实体——梵,认为梵(大我)既是外在世界的终极原因,也是人(小我)的内在灵魂,因而人和万物与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可以通过修行,去掉无明(无知),就可以获得解脱而达到“梵我同一”的境界。这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本源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并且两者都讲究通过修行才能与世界的终极——梵或天同一。而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婆罗门教是去掉“无明”,老子则是要绝圣弃智。但是,“梵”源于宗教,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又近于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两者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相似性呢?原因在于“泛神论”是一个“不甚明确的、一般的概念”,确切地说,“泛神论是矛盾的”。“梵我同一”的梵,始终带有神性,这一点与老庄思想有很大不同。如果用这里的观点来分析老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会发现老子的天人合一是偏重于天与人在自然本源上的合一,而庄子的天人合一则不仅是自然本源上的合一,更是精神上的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和“梵我同一”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天人合一”是要超越现实的人而指向本原的抽象的“天”,“天人合一”的结果是求得对现实的超越;“梵我同一”是梵呈现于物中,或者人和万物对“梵”的呈现,“梵我同一”的结果是指向现实世界。

二、“天人合一”是人与天的对立统一,引申而成为人与自然、与万物的对立统一,所以人能够通过体物得道,体物而与天同一;“梵我同一”实际上是“梵”与万物的同一,人只是万物之一部分,所以人和万物之间没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对立统一的是“梵”与万物。

注:节录自网文。不是关于佛家哲学的文章,发到此专题,仅供参考。

下页: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