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文明古国,分别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又同处于东方,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在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即把人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在一起,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主客混融”:在中国表现为“天人合一”,在印度则是“梵我同一”。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数千年来,“天人合一”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在儒和道这两大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内形成了不同的内涵,今天所说的天人合一,实际上有着儒家和道家的双重涵义,而一般人们却并未认真区分。所以,首先要区分儒家、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区别,把握其各自的特征,在与“梵我同一”思想进行比较时才不至于混淆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这一概念的是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说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此处所说的“天人合一”,是儒家道德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即道德,天人合一即以人配德,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将天人合一变为理学的道德说教,这无疑是后人在独尊儒术的封建正统思想内的重新阐发,并非其本原意义,与道家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在西周时期,所谓的“天”是指“天神”、“上帝”之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老子将“天”从天神宝座上拉了下来,他否定天神,提出“天”为自然之天。《老子》一书中,“天”的概念出现了29次之多,都是指无意志、无道德属性的自然之天。老子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自然是世界的本原,而天、道都源于此。简而言之,就是人要效法天地,天地要效法道,道终究还要以“自然”为法,这样推演下来,人与天就在“自然”的层面上达到了合一。可见老子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的是世间万物的衍生和支配关系。庄子更是常把“天”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来运用,还将新的涵义赋予“天”。在庄子的文章中,“天”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自然界,一个是指自然而然的状态。“不以人助天”(《大宗师》)的“天”是前者,“牛马四足是谓天”(《秋水》)的“天”则是后者。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更明确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这两句话,说的是“我”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实际上同时又将“我”与天地万物对立了起来,因为不管“并生”也好,“为一”也罢,不难感觉到其中有“天”与“我”的区分,有一个明显的“我”的存在。庄子注重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既指出了天人对立的一面,又强调天与人有共同的本原,“我”与“天”的关系,近似于具体存在与抽象本质的关系。这种理论就为现实中人的生活追求提供了启示和形而上的思想依据:人能够、也应该由“我”走向“天”,也就是走向自然。
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道家认为应超越社会现实中“非自然”的种种束缚。老子认为,“自然无为”最重要,“自然”就是人的内在本性,也是整个世界的内在本性。他是要把人变成“自然”的人,通过“绝圣弃智”达到“见素抱朴”,“无为”才能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本来的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与天之间因为人的刻意为之而有了一定距离和对立,只有通过“无为”这种手段才能将之消除,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而庄子的天人合一似乎更进一步,他认为人与天本来就达到了和谐一体,无需“绝圣弃智”这样一个过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无论生死,人始终是与天合一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即天,天即我。故而,庄子的与天为一的理想不仅是“天人合一”,而且还能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
佛家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万法唯识)。由此可以看出,佛家直接了当地指出生命与所处环境(世界)的关系:一切表象(有相)世界都是唯心(识)所造!这是从更高的角度上提出生命与世界(天)俨然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心物(相)一元。当然,佛家不是为了说明生命与所处境界之间的关系而说关系的,而是有着更高的意义与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实相智、脱离三界、毕竟解脱。
《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家认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 《摩诃止观》卷六(上):“起大慈悲,爱同一子。今既继惑入空,同体哀伤倍复隆重,先人后己,与拔弥笃。……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即是同体大悲。” 《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佛的法身,与众生的法身是共同的,自己和他人,没有分别,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 诸佛同证真如所起的慈悲,亦谓同体大悲。此乃由于所证相同,故其慈悲相等无异。佛家正是从善待万物即是善待自身的立场出发,把不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般若智慧成为具体实践的哲学指导。“天人合一”这是一种证悟之境,而不仅仅是理论。
按语:佛家对“天”的定义与儒道两家有不同。佛家有五种天,指世间天、生天、净天、义天、第一义天。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众生若修至成佛,方是人天合一(一切众生法身体一,不一不异)的最究竟境界。佛家对天道有横竖的不同分法,竖分二十八层天,由下至上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横分三十三天,主要是指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东西南北横向而分,中间为忉利天王帝释所居,即民间俗称的玉皇大帝,其他宗教的天帝。有些宗教不赞同此说,其实,按照各教具体修行方法,能不能断欲,自可判别。修行不能断欲,妄想升出欲界天之外,是不可能的。梵天相对高些,修行已断欲,属于色界天。常人意义的天,自然环境之天,即世间天。天道信仰的诸天,即生天。声闻缘觉的境界,即净天。十住菩萨善解诸法之义,是名义天。儒家理学心学之天,偏重于理。道家抽象意义的道,也偏于理。这类“理天”,近似于佛家的法性、自性、心性之说。至于三家之心性的具体解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不要指望有令三家信众皆能信服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