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家哲学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中国佛家基本理念-慈悲
来源: 作者:

佛家在缘起、平等的理念基础上,认为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山河国土则是我们生命的所依,我们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给予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对众生的平等、深切、真诚的关怀和爱护。

佛家宣扬“三缘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对象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 无我无人, 而起悲心。……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这是相对地分别以众生、诸法和空理为对象而起的三类慈悲,是奠立在缘起性空思想基础上的慈悲分类。

在三类慈悲中,以“无缘慈悲”为最高的类别。《大智度论》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佛家提倡的“无缘大慈”、“无缘大悲”,是对对象不加区别的绝对平等的慈悲,是体悟真如平等的空理而生起的慈悲。

慈悲是佛家的特殊理念,它与有些流派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佛家的慈悲还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间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方立天

下页:中国佛家基本理念-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