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家哲学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佛家平等慈悲伦理原则的实践特点
来源: 作者: ( 字号:   )

中国佛家视慈悲为最主要的伦理原则,热心于尊奉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观世音菩萨,并形成了以观世音菩萨为宗奉对象的大乘佛家信仰。

中国佛家的平等慈悲伦理原则的实践特点是: 不杀生、布施和报恩。不杀生,主要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斫草木等。中国佛家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吃素食和放生等主张。佛家不杀生,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生命哲学。布施是大乘佛家的最重要修持方法,它要求佛家人士以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救助贫困者和满足需要者,并强调应以净心布施,即不带任何利己动机,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中国佛家还重视报恩,强调要报四恩: 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佛、法、僧三宝恩。父母有生身养育之恩,众生有无始以来经转百千劫,而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之恩,国土使人有所依附之恩,三宝有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不可思议之恩。佛家的报恩思想,表现了对所受的恩惠、恩德都要给予回报,认为这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和高尚的德行。

佛家的平等慈悲思想也就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而且涵盖一切有生之物;这种博爱以普度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崇高的爱,是令人景仰、感人至深的爱。应当承认,佛家的博爱精神可能超过了儒家“仁”的范畴,具有更广泛的文化价值。还应当指出,佛家的平等思想,尤其是众生平等思想,对古代中国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对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更是一种有力的挑战。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深受古代中国下层平民的欢迎,决不是偶然的。

佛家的平等思想是基于缘起的学说,即建立在缘起说基础上的。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人。这种人与人、众生与众生的密切相关性,正是平等思想的出发点。

下页:佛家的“五蕴缘起论”轮回而无我的思想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