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学说是佛家的基本教义之一,它是佛家对事物本质、事物变化等的看法,以及佛家的伦理道德、人生解脱等的观念紧密相关。轮回学说起源于佛家之前的印度古老宗教,最初解决的仅仅是人死后去向的问题。佛家创立者吸收了轮回学说的基本理念,把它改造成了佛家的基本教义。佛家轮回论认为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所以,解脱轮回之苦,也就成为人生的一件重要大事,更是救护众生的指导方针了。
轮回的主体就是神识,可以相比中国人所说的灵魂(但不同于灵魂),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所以叫神识。《宝积经》说:
譬如风吹动诸树木,发起山壁水涯,触已作声。以冷热因缘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风体不可得见。……此神识界亦复如是,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体现色。
《增一阿含经》卷七说:“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
《药师经》说:“彼自身卧在本处,具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
《楞严经》卷八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解脱轮回之后,神识就被净化了。所以,佛家不主张“灵魂永恒不灭”,而主张生命全体的缘起缘灭,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无我、无我所,没有主宰。(王春华)
按语:为何说“吸收了轮回学说”?轮回本来是事实,印度古老宗教可以说,佛家再说就成了吸收?成了改造?另外还应知晓,佛家并非哲学意义的本体,并且佛家更倾向于无本体,非本体论。生死轮回只是一期又一期的幻象,空花水月般。生生死死中有个不生不灭的法性在。真如门中,法性如如不动;生灭门中,法性不变而能随染净之缘,而起种种妙用。但万法不是法性直接所生,法性也不归任何众生所独有,故佛家非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原因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