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佛家高僧 < 中华传统文化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奘师是大智大勇的高僧 《西游记》中过于歪曲
来源: 作者: ( 字号:   )

奘师是一位生活于公元7世纪隋唐的高僧。他于唐贞观元年只身前往印度取经求法,历时19年,独行五万余里,遍游西域、中亚和印度,回国后他又用了19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翻译了大量佛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空前绝后。他的舍身求法的精神,他的九死一生的经历,他以平凡之身完成的不平凡的业绩,吸引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人们传诵着他那神奇般的故事,把他作为唐朝和尚的代表,称他为唐僧。提起奘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胡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奘师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奘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综括奘师一生,约略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国内修学,二是西游求法,三是归国主持译经。每一阶段都有人所不能企及的特殊表现与成就。如西游途中的“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积雪晨飞,涂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云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露而前纵。”其间的艰危困苦,非言语可以形容,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而奘师皆能一一克服,从未消萌退志。学成之后,名满五印,被当时五印盟主戒日王奉为国师,礼遇之隆,供养之厚,尊敬之诚,无以复加,再三恳留,奘师丝毫不为所动,只念念不忘游学初衷,必须将所学贡献于祖国,甘愿再冒一次生死艰危,终使我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为历史添了光芒四射的新页。在我国历史上对奘师的评论莫过于他的同时代弟子道宣律师所作的概括: “余暗昧,滥占斯席,与之对晤,屡展炎凉,听言观行,名实相符,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立无名利,行施虚浮。曲识机缘,善通物性,不倨不谄,行藏适时。吐味幽深,辩用疑义,实季代之英豪,万佛宗之法将矣”,寥寥数语已将奘师的高尚人格、学业的成就和务实的精神跃然纸上。

奘师西行求法,孤征沙漠,独越雪山,艰难险阻,义无反顾,是探险家;参访问道,负经行脚,足迹遍及中印,途经万里,是旅行家;穷究因明,精研唯识,旁及经史子集,古印奥典,是哲学家;翻译经论,达千数百卷,且创之翻译体系,是翻译家;博通三藏教典,戒行严净,为唯识宗始祖,是宗教家。只有中国文化才能培育出奘师这样的大师,只有中华民族才能产生奘师这样的巨人。-心海

下页:玄奘法师为两大文明古国学术交流有最杰出的贡献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