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生活之友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名人取名
文章来源: 作者:龙寿钦 ( 字号:   )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921年7月参加一大。建党后,他觉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在革命道路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并写了一首诗送给朋友:“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河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着沧桑。”(潍水即潍河,乔有山即南岭。)

△瞿秋白,最初的名字叫懋淼,号熊伯,衍化为“雄魄”。因为他生下来时头顶的发际呈双螺旋形,父母便给他取名瞿双,小名阿双。由于“双”与“霜”、“爽”谐音,后来又改名为瞿霜、瞿爽,再改为“秋白”。“秋白”二字即源于“霜”字。 1913年,14岁的瞿秋白见秋菊凌霜,吟“咏菊”五绝一首:“今岁花开后,栽宜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通过赞颂秋菊高洁耐寒,寄托高尚志向与情操,诗中又巧妙地镶入了“霜”“秋白”3个字。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925年他在上海某厂参加工会选举,少奇同志建议说:“李隆郅这3个字笔划太多,工人不容易写,改个简单的吧。”李隆郅觉得有道理,恰巧这时迎面站着3个工人,少奇同志便指着说:“就叫‘三立’好吗?”李隆郅凝思一会,说:“还是叫‘李立三’吧!

△徐特立,原名懋恂,生于长沙县五美乡贫农家庭,从小勤劳俭朴,热爱劳动人民。有一次他乘船去南岳衡山,看到富人无理斥责船夫,便愤然不平。他想,我若是一个船夫,船上只运猪,决不运人;我读书如取得科甲,就只做两袖清风的教官,不当欺压百姓的官吏。从此他改名为“徐特立”,取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之意。

△何长工,原名何文 。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党派他回湖南开展地下活动,当时正值“马日事变”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省。一次,专程去武汉找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说:“何 这个名字太显眼,反动派对你已有了解,列为‘大暴徒’之一,最好改一个名字。“想了想后风趣地对何 说:“你1918年在长辛店做过工,就叫何长工吧!长工这个名字不错,要为革命扛长工嘛!”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之作《狂人日记》时署名“鲁迅”。取名理由是:第一,母亲姓鲁;第二,周鲁是同姓之国;第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表现出他的自谦与自信。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年9月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那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他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上极大矛盾很不理解,带着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在小说上署名“矛盾”。当时《小说月报》总编辑叶圣陶认为这两字显然是假造的,就在“矛”字上加了个草头。从此“茅盾”这个名字蜚声文坛。

△巴金,原名李芾甘,1927年到法国认识了一个叫巴恩波的中国同学。这人翌年投水自杀,李芾甘感到很痛苦,他的笔名“巴”就是由“巴恩波”联想来的。至于“金”字则是一位安徽朋友替他想的。他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想用一个比较容易记的字作笔名,这位朋友说出了“金”字,李芾甘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巴金的笔名便传于世了。(也有人说“巴金”的笔名取于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首尾二字,此说不确切。)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别名周凤翔、周 梧。曾用笔名立波、张一柯、张尚斌、烟波等。20年代末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34年9月加入“左联”,年底入党。入党后他坚定了对共严生义的信仰,为了表达自己献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决心,便取英语LIBERATE(解放)的译音“立波”作为自己的笔名,字义是要做挺立波涛的中流砥柱。

△陶行知,原名陶文 。年轻时受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曾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陶知行”。后来,他发现先知后行是个错误,便改名为“陶行知”。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艾思奇是后来改的名字。“艾”谐“爱”的音。“艾思奇”包含有热爱马克思、伊里奇(列宁)的意思。表现了他对革命导师及马列主义的赤诚之心。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成绩优异,学校选送他到日本留学。填写出国护照表格时,他在姓名一栏里错填了年龄,写成“十四”两个字。当时这张表是要花钱买的,他没钱再买一张,只好把“十”字改为“李”字,名字写成“李四”。但一想“李四”太不好听,又提笔在“四”字后面添上一个“光”字,意即要到四面去追求光明。

 
下页:名画的命运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