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素食生食与健康 < 素食健康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餐桌上的教育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傅益永居士 ( 字号:   )

美国有一位青少年问题专家,曾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情形进行研究:内容有家庭访问、学校生活、交友情形,以及性向测验等项。他的结论是:‘饭桌上是儿女们的最好教育场所。这项教育的成功失败,与青少年品德行为具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他进一步的说:‘饭桌是全家人团聚的场所,尤其是晚餐时,父母儿女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和课程,许多谈话都会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沟通,但是,有些父母,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应酬,一年中难得有几天在餐桌上与儿女见面,即使是最丰富的饭菜,孩子们还是边吃边怪父母:“爸和妈老是不回家吃饭!”日子久了,他们失去对家庭的乐趣,只好到外面求发展了。

又有些父母,一上饭桌便是说不完的牢骚,不是张家长,就是李家短,甚至引起争论,结果发生口角,留下儿女们噤声看父母生气,他们会想“这样的家,有什么意思?”

更有些父母,利用吃饭的时候教训儿女,而且声色俱厉地把儿女过失细数出来,使儿女上饭桌如上刑场,没有温暖,食难下咽。’最后该专家的结论是:尽可能和儿女共进晚餐,利用此项机会,制造欢乐气氛,再作友善而婉转的劝诫。

在台湾的情形,因升学压力太大,在饭桌上逼问功课分数的情形,大有人在。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果现在没有,希望将来会有。

情绪确能影响内分泌,减低食欲。这里可举出一项事例:假设有一个人正在兴高采烈吃饭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说他的亲人(父母或子女)遭受重大意外,则他的食欲会立刻没有了。再依据超心理学、潜意识及念力等暗示观点来看,经常在饭桌上责备压制子女,是非常不智之举;这时纵然准备了美好佳肴,也会减低它的营养价值。我知道一件实人实事,一位儿子对妈妈做的许多好菜,却因为妈妈的唠唠叨叨,以致食难下咽。

近年台湾有人提倡‘爸爸回家吃晚饭’,如果不是逼问功课,唠叨教训,当然很有意义,只是绩效如何?有待追踪。从实说来,一个人整天工作,已够劳累,那些将邀宴应酬视为公事,只不过是一项自欺欺人、积非胜是的借口而已。很多今天办不完的重要工作,不是都能等著明天办吗?为什么只有吃喝不能等到明天?仔细去想,应该不值一笑。

以上所叙,乃是近年的研究,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圣人孔子就曾说过:‘食不语,寝不言。’直说为‘言’,论难曰‘语’。吃饭的时候,辩论困难问题都不可以,当然更不宜责骂训斥子女了!这些道理应该是明显的。因为以上的事,是十分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特别郑重提出,希望获得您的重视。不妨冷静的沉思一下,自己当子女的时候,有没有这项遭遇?到了作父母的时候,有没有这项毛病?

更严重的是,在当前升学竞争压力下,许多父母,不问子女天资性向、体力、却一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紧迫盯人,比饭桌上的问题,更严重得多,以致产生许多神经、精神问题,希望有人加以研究救救儿童,也救了父母、更和乐了社会。

编者注:这些资料是早就写好的,根据最近所知,这个问题,在有升学子女的家庭,比我想到的还要严重多多。而且与精神病患,罪案增加,或生命线的工作,都有关联,是否如此,希望社会学者,赐予指教。

 
下页:晨跑可能有害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