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字典籍-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是否抄袭之作?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社会,涌现出许多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哲人,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那“公车上书”的义举,那愤世疾俗的力作,那改良维新、救亡图存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学伪经考》便是他浩繁卷帙中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新学伪经考》一书的写作,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19 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大国”的“金锁铜关”.随着政治、经济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国日益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然而,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步增强,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迫切要求改变那种积贫积弱的腐朽局面,以求国家强盛,康有为则是其中的一员主将.欲进行改革,必然要先作舆论上的准备.康有为要实行变法以图自强,也要用舆论为自己鸣锣开道.他选择了中国古老的封建学说——经学,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康有为年轻时,跟随粤中大儒朱九江学习宋明理学,以后又“潜心佛典”;在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中国后,又受西学影响.这一切使他的思想变化呈现出复杂的态势.而为了实行变法改革的政治目的,他又祭起今文经学的大旗,对古文经学大加挞伐,其实施攻击的代表作便是《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初刊于1891 年,共十四章,书前并有康有为自序.据康自己说,他一向接受古文经说,但自清代今文经学家刘逢禄、龚自珍等人以来,疑攻古文经学家刘歆作伪的人日益增多,使他也渐渐产生一些怀疑.而偶然之间,读《史记》的《河间献王传》以及《鲁共王传》,发现其间并未载得古文经一事,这使他大吃一惊,又取《汉书》与《史记》相对照而读,发现《汉书》所言古文书,与《史记》相反,更使他大惊大疑,进而断定古文之伪,故撰《新学伪经考》一书,使天下学者能识其真相,从而“舍古文而从今文,辨伪经而得真经”。

在此书中,康有为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秦始皇焚书未烧尽儒家经典,因而汉初儒生口耳相传的便是孔子所作的“真经”,”而古文经学纯粹是刘歆为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出来的,只能名之为“新莽之学”,古文经书则是“伪经”。

《新学伪经考》一书的出版,在当时思想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康有为的弟子、以后和他齐名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此有一精辟的论述,认为其意义在于“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此实思想界一大飓风也”.事实正是如此,《新学伪经考》一书,在破除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对于传统经学教条的迷信,唤醒他们对于传统信仰作一番新的思考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围绕着《新学伪经考》一书的产生,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桩公案,这就是,康有为的这部书是否抄袭廖平(字季平,四川井研人)的《今古学考》? 对此,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意见.如钱穆便直截了当地宣称: 康有为此书“亦非自创,而特剽窃之于川人廖平”.(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廖平本人更是愤愤不平,言语之间多次流露出不满情绪: “丁亥(1887年)作《今古学考》,戊子分为两篇,述今学为知圣篇,述古学为辟刘篇,庚寅晤康长素于广州,议论相克,逾年,伪经考出,倚马成书,真绝伦也.”(廖平《经语甲编》卷二)这分明是说康有为剽窃他的书.廖平并为此事致函康有为加以指责: “……弹指之间,遂成数万宝塔,何其盛哉! ……每大庭广众中,一闻鄙名,足下进退未能自安……”(《致某人书》)这简直是指着鼻子,直言不讳地指责康有为抄袭他的著作.但是,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近代著名学者、与康有为同宗今文的钱玄同,在他的《重论经今古学问题》一文中就认为,“就《新学伪经考》这书而论,断不能与廖平的《今古学考》等书相提并论”.这就否定了康有为抄廖平之书的说法.上述二说针锋相对,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廖平《今古学考》一书,作于1887 年,而康、廖会晤是在1889 年、《新学伪经考》完成于1891 年.如果说康有为写作此书,曾受过廖平观点的启发,这恐怕不会错.然而,康有为谈到有关这个问题时,却矢口不提廖平和他的《今古学考》一书,他在《新学伪经考·序》中说: “阅二千年岁月日时之绵暖……咸奉伪经为圣法,……亦无一人敢违者,亦无一人敢疑者.”似乎他根本不知道廖平和他的《今古学考》,这是不够磊落的.对于这桩公案,梁启超有两段话颇可玩味,他说: “康先生(有为)之治公羊,治今文也,其渊源出自井研(廖季平),不可诬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又说: “有为早年,酷好《周礼》,……后见廖平所著书,乃尽弃其旧说.”(《清代学术概论》)。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究竟是否抄袭之作? 这个问题至今未获得较佳的答案.上述诸说,孰是孰非,有待于对此有兴趣的同志继续探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史的研究,对于康有为本人思想的研究,都将是不无裨益的.(苏勇)

下页:图书的开山祖是谁?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