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阿拉伯的城市里,几乎找不到影剧院,商店里见不到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洋娃娃”,连马路上交通牌子上的行人标志也只画有四肢而没有脑袋.而在清真寺里,不仅看不到基督教教堂和佛教寺庙里习以为常的各种人物造像、甚至连动物图案也绝然没有.所有这些特别的现象都源于一种禁忌——伊斯兰教严禁绘制人物动物肖像.那么,这种禁忌是如何形成的呢? 研究者们大致从如下几方面来回答。
首先,是破除偶像崇拜的要求.产生于公元7 世纪20 年代的伊斯兰教,最显著的特点是崇信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严格禁止崇拜任何偶像.穆罕默德作此规定的根本目的是要根除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各部落的原始宗教信仰,号召贝都因人皈依伊斯兰教.为此,穆罕默德严厉批驳偶像崇拜,并在光复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白神庙里的所有偶像.出于此种宗教上的需要,伊斯兰教一开始就禁止绘制人物和动物像,以免为偶像崇拜留下借口.关于这一点,虽然《古兰经》里没有明文规定,但《圣训》中作了解释.在穆罕默德看来,安拉的启示是通过天仙哲卜赖伊勒传达给他的,而安拉是无形无像的,所以,天仙光临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进有画像的房子”.或者说,谁绘制了画像,“仁慈的天仙就不会进入他的家室和为其折祷及诵念赎罪词了.”因此《圣训》中明确指出,只能描绘大自然的风景,而不能画人,更不能画真主、天仙和先知。
其次,是伊斯兰教人生观的体现.在伊斯兰教看来,“人不是作为具体的形象,而是作为情感世界、一种情绪、节奏、音乐而存在”,人的最终归宿是来世的天堂或火狱,今生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在为来世做准备.于是,《圣训》指出: 在今生“若画有生命之像,真主会让你为画像注入生命以示惩罚,而画家绝对给他注入不了生命”,这样,画像者就违背了造物主安拉的意志,“复生日在真主面前,遭受烈刑者当为画有生命之物的像的画家”.换句话说就是,造化生命的权力唯属安拉,“表现人类和动物,是真主所独享的特权”,人如仿造安拉所造之生命体,“它确属大罪.不论将它画在使用的物品上或不使用的物品上,还是把它画制在服装、家俱、银币、金元、铜钱、器皿、墙壁或其他物品上,统统都是不义的”,都将在来世受惩于火狱。
再次,是伊斯兰教世界观的反映.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民族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枢和灵魂,他们的言行举止包括思维方式都循着伊斯兰教的教规,任何与教规不符的行为都被视为背教.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伊斯兰生活和思想方式.作为精神生活组成部分的艺术活动就必然要受制于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前苏联学者雅科伏列夫在《艺术与世界宗教》中认为,伊斯兰教的这种禁忌“未必只与反对偶像膜拜的斗争有关,它们原则上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完整的伊斯兰教世界观是用这些禁忌确定下来的.这些禁忌有深刻的社会涵义,它们把虔诚的穆斯林教徒的目光从浮世移来,把他的意念、感情和愿望集中到世界的唯一中心——安拉身上”,从而形成了既是固定的又是动态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缺乏再现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禁止绘制人物动物像正反映了这种世界观,其用意在于抑制人们对生命艺术的追求,以消除可能发生的艺术活动与宗教信条的抵牾.艺术绝对服从于宗教,而非积极服务于宗教,这是伊斯兰教艺术的显著特点。
此外,它与游牧民族的美术特性有关.世代居住在沙漠与绿洲中的阿拉伯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的缘故,精神生活中幻想多于写实,他们的美术是一种“非具象的美术”.阿拉伯人淡漠于人物造像、擅长于抽象化的纹样装饰正是这种美术特性的体现,只不过在这种特性的表面又有了一层宗教色彩。
最后,是穆斯林恪守祖训的结果.伊斯兰教产生已经1300 多年了,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伊斯兰精神不仅没有衰竭,相反正在继续发扬光大.它的一整套教规教约和戒律基本上被严格信守着,如禁食猪肉、禁饮酒类等,至今仍然是穆斯林生活中的严格禁忌.应该说,今天的伊斯兰教艺术中依然没有人物动物肖像是穆斯林坚持传统、恪守祖训精神的体现,他们视穆罕默德的遗规为神圣而严加遵守.试想,假如穆斯林的这种观念比较淡薄,他们能抵挡住令人眼花缭乱、心醉神迷的电影、戏剧和人物造型艺术的引诱而不犯禁吗?
上述解答均不无道理,尤其是从破除偶像崇拜的需要来解释颇具说服力.但令人费解的是,8 世纪中叶以前在许多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物的墙壁上仍有不少人物动物写生图案,甚至在伊斯兰教官殿里也不例外.然而8世纪中叶以后,不仅在伊斯兰教建筑物中绝对见不着生命物图案,而且其他建筑物的墙面装饰也很难看到生命体造型,生物写实图案大都被抽象的几何纹样和阿拉伯文的花体书法所取代.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伊斯兰艺术中禁止人物动物造像的戒律在8 世纪中叶以后要比以前更为严格? 这难道是“反偶像崇拜的需要”解释得了的吗? 显然,答案还须进一步去找.(张世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