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孙悟空的“模特儿”是什么?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我国明代问世的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前人曾有古今“第一奇书”之论.其中孙悟空这个极富英雄气概的浪漫艺术形象,人们历来在他的“血统”、“国籍”,亦即“模特儿”的问题上议论不止.原来,还在本世纪20年代,就有人研究发现: 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中那个聪明会飞,不怕困难,智勇双全且乐于助人的“哈奴曼”神猴,很可能就是中国小说中“孙悟空”典型形象的“一个背影”。

据三国时代从印度译人的《六度集经》与南北朝期间输进的《出三藏纪要》、《杂宝藏经》等佛书印证,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印度神话传说中“人王与猴王共战邪龙”、“猴猿大闹天宫”的故事,就已在僧徒和民众间广为流传了。

自唐宋后,更因玄奘只身出走西域,取“丝绸之路”遍访天竺(印度)的真实经历被人们神异宣扬,口碑传闻,于是引来一位曾经“博及群书”而酷爱“野言稗史”的饱学之士加以佐撰,他就是“性敏多慧”的《西游记》作者“射阳山人”吴承恩.不言而喻,这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在艰苦的艺术构思并搜集材料的再创造过程中,不仅认真参考研究了《大唐西域记》之类的文献名著,也必然了解过五代宋元以来广泛流行于市井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俗讲”宗教文学.这当中,他或许听及过佛道友人为其转述的那些天竺“神猴法身”的奇闻故事.正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所阐明的: “魏晋以来,渐开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这便是孙悟空何以依据哈奴曼的由来之猜。

然而有人却认为在远古盛传的中国神话篇内,已早有禹的儿子启,是天地间裂石而生之人.又据《国语·鲁语》,也记载着“夔一足,越人谓之,人面猴身能言”的野人轶事.此外又如《吴越春秋》、《搜神记》、唐宋传奇及后来的话本说唱,都不乏关于猴人、淮涡水神无支祁等白猿成精作怪的种种神异典故。

那么,如此众多的记述,是否就能够完全地推却掉“猴子的故事”“引进”哈奴曼之嫌呢? 其实也很难肯定.因为在中外古今文化与科技的研究实践业已表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往来交流是可能的,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这在今天若借鉴比较文学的观点来看,则孙悟空不仅可以“引进”,其实也早就“输出”去了.据最新的消息报告: 人们在非洲西部偏远的尼日利亚进行考古挖掘时,竟然在深埋于地下3.5 米的古代陵墓里,出土了一个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雕像.他头戴发光的皇冠,身披金箔制成的战袍,右脚踏着一块象征云雾的翡翠雕刻.碧玉猴王无论从衣饰和神态来看,都酷似我国传说中的美猴王孙悟空形象。

好奇者兴许会抉疑发问: 孙悟空怎么会飞到遥远的非洲西部去了呢? 有人据此猜想,它可能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巨大影响的反映.也有人提出: 这个“猴子的典型”,恐怕是中外文化所共有的“综合”形象.但更有人不置可否.孰是孰非,尚有待于学者、专家们作出进一步的探究与考证.(华叶)

下页:谭嗣同诗中的“两昆仑”是指什么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