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宋词中有没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豪放派”和“婉约派”,原本是对宋词流派的基本划分,后来逐渐成了我们平常使用的一种文学术语,它的意义已经越出了宋词的界域,但追根寻源,人们却可以发现,这种划分并没有成为评价宋代词人的权威定论.“豪放派”和“婉约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宋词中到底有没有“派”? 这仍是一个百冢争鸣、难归一统的问题。

第一种意见完全否认宋词流派的存在.施蛰存曾指出: 婉约、豪放仅是作品风格,而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思想感情,“燕闲之作,不能豪放,民族革命激昂之作,不能婉约.”宋人论词,初无两派之分.所谓流派,“因有许多人向同一风格写作,蔚为风气,故得以为一个流派.东坡稼轩,才情面目不同,岂得谓之同派? ”我们无法开出一个豪放词的宗派图,而吴文英徒众甚多,隐然成派,也不能说成是婉约派.何况婉约、豪放也不是对立面,尚有既不豪放、又不婉约者在.清人郭频伽论词有12 品,杨伯夔又加了12 品,这24 种风格能够分别属于婉约和豪放两派吗? 这些都只能称作“体”而不算“派”.吴世昌则从北宋词的创作着眼,指出北宋如“塞下秋来风景异”、“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这一类的豪放之作不满十首,根本谈不上派.如果真有这一派,试问有多少人组成? 以谁为派主? 写出了多少豪放词? 收印在什么集子里? 他们认为,如果编写词史,不宜再说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

第二种意见与此针锋相对,认为不但宋词有豪放、婉约两大派,而且自《诗》、《骚》以下,即已分派.如周楞伽指出: “汉魏风骨,气可凌云,……皆豪放派之祖.”“江左齐梁,职竟新丽,……皆婉约派之宗.”所不同者,仅

当时无婉约、豪放之名,而以‘华’、‘实’为区别之标准而已”.李白豪放,杜甫婉约,也是无可怀疑的.就宋代词人而论,“若东坡稼轩,就其词作风格主导方面而论,固皆词家豪放派也.”他们认为,宋人即以婉豪分派,俞文豹《吹剑续录》所载东坡词如关西大汉唱“大江东去”,柳永词如十七八女郎歌“晓风残月”,就是豪放和婉约两派的区分.明人张綎所谓“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也是就此而言的.再则,词写得婉约易,写得豪放难,“故豪放之词更弥足珍贵,即谓为词之正宗,又何不可”.“如果写《词史》必须大书特书词有豪放、婉约两派.豪放同以范希文为首唱,而以东坡、稼轩为教主;婉约词则以晏元献为首唱,而以屯田、清真、白石为教主.”

第三种意见别立一说,认为派有两种含义,即指流派也指风格,宋人虽分婉约、豪放,但都是指艺术风格而论.宋人倒是以“雅”(闲雅、雅正)与“郑”(侧艳、俚俗)来分派的.艳词不等于婉约词,雅词更不是豪放词,应当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强以豪放、婉约分派,已非宋人原貌,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抬高豪放派.这样做对词学研究很有害: 一来对许多大词人(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评价很不够,二来影响人们了解宋词真面目,三来模糊了许多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并驱争流的事实,四来不利于我们今天对作家作品作具体科学的分析。

第四种意见实际上是对第二种意见的补充和发挥.他们认为,流派的众多和风格的多样,是宋词繁荣的重要标志.宋词粗分有婉约、豪放两大派,但还可分得更细,“豪放派中,苏之清旷,辛之豪雄,亦同中有异;婉约派中,周、吴的质实,姜、张的清空,亦区别为二,而周的疏密相间,吴的缜密妍丽,亦可细分.”他们认为,豪放、婉约只是基本划分,它们之间也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而且还有游离于两派之外的作家.他们不同意第二种意见把豪放派作为词的正宗的提法,认为应该充分肯定婉约派词人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五种意见是折中型的.他们认为“体”与“派”在我国文学习惯上区别甚微,称体者,每可称派.一般看来,体多指形式与体裁,派多指风格和品流.从发展过程看,往往先有体,而后产生不同的派.他们认为,宋词中的豪放、婉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豹鸿沟,更不是互相对立和排斥的.同一词家之作品,二者兼有者多矣,没有必要也不可作硬性规定。

事实上,这些对流派存在与否的见解,主要是针对“五四”以来词学研究的一些偏激观点而发的.胡适、胡云翼等极力崇扬词中的豪放派,他们把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称为宋词的主流,而把以周、姜为代表的婉约派称为逆流.解放以后,这种观点一直作为词学研究的流行观点,而胡云翼《宋词选》作为代表性选本影响也很大.粉碎“四人帮”后,不少学者突破禁区,勇于探索,对豪放派的正宗地位提出质疑,进而探讨了有关宋词流派和风格的种种问题,活跃了学术空气。

宋词中到底有没有流派? 对“派”与“体”应该如何理解? 怎样评价宋词才算是实事求是? 这还有待于学术园地进一步的鸣放和探索.(耿百鸣)

下页:苏剧起源于何时?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