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体石经》何人所书?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的字体刻写,因此在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石曾佚,传世的拓本皆为宋人摹本.后在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洛阳东龙虎滩村发掘出残石出土.1922 年洛阳东大郊朱家古墩(距龙虎滩隔岸约二、三里)也发掘出三体石经巨石一方,表里刻《尚书·无逸·君奭》及《春秋·僖公·文公》经文,正面存字34 行,反面存字32 行,为洛阳商人所购,后凿裂为二,损二十五字.在三种字体中,古文一体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北宋郭忠恕著《汗简》,引用《三体石经》古文有122 字,夏竦著《古文四声韵》,引用石经古文亦达114 字.但这些碑文出自谁人之手呢? 历代学者众说不一。

一认为是出于汉魏间的著名书法家邯郸淳之手.萧梁袁昂《古今书评》评其书“应规人矩,方圆乃成”.北齐魏收《魏书》载江式延昌三年(514年)上表云: “陈留邯郸淳亦与(张)揖同时,博古开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唐人李延寿《北史》所记载的也略同上说.赞同这种观点的还有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清人阎若璩《尚书吉文疏证》、清人杭世骏《石经考异》、清人孙星衍《魏三体石经遗字考》等。

二则认为是出于邯郸淳而由嵇康书写.此说流传甚广,影响至今.全祖望于《石经考异序》中首先提出此观点.近年来的数部大的著作如台湾省林尹、高明主编的1968 年版《中文大辞典》“石经”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的修订版《辞源》“三体石经”条;俞剑华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邯郸淳”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正始石经”释文等皆取此说。

三是为魏国书法名家卫觊所写.卫觊系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汉末为司空掾属,魏国既建,先后任侍中、尚书、閺乡侯.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称其“鸱视虎顾,雄传冠时”.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也称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 年)正式称帝以魏代汉的《魏受禅碑》,即是卫觊以金针八分书,在魏初可谓名盛一时,深得曹氏亲信.谓卫觊为《三体石经》书人源于晋人卫恒《四体书势》.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引《四体书势》云: “魏初传古文音,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卫觊)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清代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冯登府《魏石经考异》及近人杨守敬《魏三体石经残字跋》都主卫觊书,云: “此石经即卫敬侯书,不然,石经失淳法与敬侯何涉而载之于《恒传》耶? 此亦从未经人道破者.”

四则认为是魏国文学家嵇康所书之,嵇康是一代名士,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书法很有名,尤精草书.唐人张怀瓘《书断》谓“叔度(嵇康字)善书,妙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说嵇康为《三体石经》书人是依据同时代人赵至亲眼目睹.《晋书·赵至传》云: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嵇康子嵇绍《赵至叙》亦云: “(赵至)年十四,人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清人朱彝真《经义考》,刘传莹《汉魏石经考》及周贞亮《魏三体石经残石拓本跋》等皆据此主嵇康书。

第五种观点认为是张揖所书.王献唐《汉魏石经残字叙》据北宋郭忠恕《汗简叙略》并改动《魏书·江式传》文字,主张揖书。

第六种认为是三国魏书家韦诞写的.吴维孝《汉魏石经考》卷三亦据《魏书·江式传》,主韦诞书,云“则正始之经其或出诞属之手欤? ”韦诞之书,诸体并善,尤精署书,魏之宝器铭题,皆出诞手.又传诞作剪刀篆,并善飞白。

此外,除上叙六说外,近来也有人认为《三体石经》是多人合作之作,而非一人力所能及.范邦瑾在《书法研究》上撰文《魏〈三体石经〉书人略论》提出了这种看法.从《三体石经》所刻碑文名字的字体大小、笔画写法和书法风格来看,极不相似.王国维《魏石经残石考》云: “品字式者古文、篆、隶三体似出一手,直下式者则三体似由三人分别书之,而书品字式古文与书直下式古文者亦非一手.不独书人不同,即文字亦不画一.”所以,《三体石经》非一人所书,而是由集体合作书写的,但书写人的具体名单,因原碑损毁严重,自宋以出土残石均未见有书人姓名,加上《三国志》等文献的阙载,在新的考占资料发现以前,目前也不能妄加推断.(傅丰渭)

下页:《水浒》中王伦形象从哪里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